筑根基 拓全球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凭“全链条实力”领跑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10-15 16:10:44

  秋日的合肥,产业动能持续涌动。包河经开区安徽苇渡科技的厂区内,即将发往南美市场的纯电重卡列队待发;百公里外的肥西县,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合肥)有限公司试验室里,电池包正历经39小时连续振动测试,这场“以小时模拟十年路况”的严苛考验,为每一辆“合肥造”新能源车筑牢安全底线。

  一“攻”技术高地,一“固”产业底座,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全链条协同”的态势加速前行。过去一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7.6万辆,同比激增84.5%,跃居全国产量榜首;商用车领域,包河经开区已串联起98家产业链企业,2024年总产值突破156亿元。从核心技术突破到检测服务补位,从本地配套闭环到全球市场拓展,合肥正以“链条式思维”构建产业竞争力,让“合肥智造”在新能源赛道上既跑得快、更站得稳。

  技术突围:纯电重卡以“实战数据”敲开全球17国市场

  在苇渡科技的产品展示区,纯电重卡的“科技细节”令人瞩目。“这些不是实验室里的‘理论值’,是和雀巢、德迅等国际物流企业合作时,在跨洲货运线路上跑出来的‘实战数据’。”苇渡科技发展负责人奚星捷介绍,作为国内首家为美、欧、澳、新等市场提供纯正向研发的新能源重卡解决方案供应商,企业落地合肥仅18个月,产品已覆盖全球17个国家,近期更打通多条跨境物流专线,让“合肥造”重卡成为国际商用车绿色转型的优选。

  检测位:39小时“极限考验”填补华东检测空白

  “新能源车要‘走出去’,安全和可靠性是第一道门槛。”在招商车研合肥公司的火灾安全试验室,负责人石来华指着一套模拟设备介绍,这里可还原电池热失控、整车火烧等极端场景,为企业提供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流程安全验证。今年7月,该公司一期项目正式投用,同步建成新能源、智能网联、节能减排、主被动安全等8大综合试验室,具备车辆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等全项法规检测能力,成为华东地区少有的高标准汽车检测枢纽。

筑根基 拓全球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凭“全链条实力”领跑_fororder_图片2

电池振动测试室 摄影 彭贺

  电池振动测试室内,工程师们对每一块电池包的“39小时考核”从未停歇。“这套系统模拟的是车辆全生命周期24万公里的颠簸路况,相当于用39小时‘预演’10年的行驶损耗。”石来华算了一笔账,此前华东车企要做同类检测,需往返重庆、上海等地,光运输和排队就要1个月,如今在合肥本地3天内即可出结果,“刚帮一家本地车企完成新车型电池检测,7天就走完了原本20天的流程,助力其提前3个月投放市场”。

  招商车研的落户,不仅填补了安徽汽车产业链检测环节的“短板”,更让合肥成为华东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服务枢纽”。

  链条协同:全生态布局撑起“汽车强省”进阶底气

  在合肥,一辆新能源车的诞生,背后是一条“从核心部件到整车制造、从研发检测到后市场服务”的完整链条。整车层面,6家企业齐聚,实现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全品类覆盖”;零部件领域,国轩高科、中创新航构建动力电池供应体系,巨一科技电驱动系统产值税收转化率居行业前列,全球百强零部件企业相继落地,形成“关键部件本地造、核心技术自主控”的格局。

  作为合肥新能源商用车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包河区的“链条优势”更为突出。该区已构建“整车—三电—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后市场”全产业链生态,整车企业年产量超10万辆,42家规上零部件企业在链主企业带动下协同发展。不仅如此,包河经开区还在前瞻布局氢能电机、电池回收、滑板底盘等新兴领域,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产业的竞争力,最终要靠市场认可来检验。”石来华的话道出了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逻辑——当苇渡重卡以低能耗、长续航赢得国际订单,当招商车研以严苛检测守护安全底线,当全链条企业形成“研发—生产—检测—服务”的闭环,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底气”,正转化为推动安徽从“汽车大省”向“汽车强省”跨越的强劲动力。如今,自动驾驶测试车在合肥1326公里开放道路上穿梭,“合肥造”新能源车在全球市场加速奔跑,这座城市的产业根基,正支撑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加速度。(文 金沐雨)

编辑:闫宁钰
制造大会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917150355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