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崀山景区朱鹮研学课程开发与导师专项培训班”在湖南崀山北大门开讲,标志着崀山正式推出朱鹮“研学游”新业态。
本次培训围绕“崀山朱鹮研学与综合实践教育”主题,采用“讲解+实训”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讲授了崀山朱鹮研学课程的要素、目的与内容、实施与评价等环节。来自崀山景区研学基地、满师傅研学基地、舜皇里研学基地等相关单位的50余名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
据悉,朱鹮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曾一度濒临灭绝。经多年持续努力,全球朱鹮种群数量逐步恢复。2022年起,崀山景区分批次引入24只朱鹮开展野化实验,目前已成功自然繁育幼鸟10只。为切实加强朱鹮保护工作,崀山基地建设了临时野化鸟笼及配套设施,并为每只朱鹮配备了卫星追踪器,实时监测记录其觅食、夜宿、繁殖等行为;同时建立了覆盖县、乡镇、景区、村的四级保护网络,形成全方位、多层级的保护体系。

新修建的朱鹮友好型生态稻田观景台 供图 新宁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新宁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地和朱鹮栖息地的独特资源,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旅游发展有机结合,着力打造集田园观光、康养旅游、农事体验、研学教育为一体的崀山朱鹮生态保护基地。
基地聚焦生态经济发展,流转农田360余亩,实施统一耕种与管理,建设朱鹮友好型生态稻田;提质改造了国家公园科技馆、崀山朱鹮科普园、辣椒峰生态稻田观景台、舜皇里实践工坊等研学点;开发设计了包括朱鹮稻包装袋、水杯、背包、冰箱贴、摆件等在内的15类文创产品;编写完成了《崀山朱鹮记》研学实践课程及《丹霞朱鹮 生态崀山》“我是朱鹮小卫士”实践手册,并系统导入“研学游”新业态,努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自然教育品牌,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我们根据不同时令和场景,设计了多样化的研学课程,并可提供定制化服务。”崀山景区研学旅游基地负责人肖海彬表示,通过在崀山壮美的丹霞地貌中开展沉浸式互动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宽视野,也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与实践创新能力。(文 颜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