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市场上的新鲜番茄超七成靠进口,这其中的九成来自墨西哥。
可本周,美国政府宣布终止与墨西哥长达29年的“番茄协议”,对大部分墨西哥输美番茄开征17.09%的反倾销关税。
美国关税大棒为何要对酸甜可口的番茄痛下杀手,是商业理智的沦丧还是保护主义的狂妄?
要解构这颗美墨贸易战中的番茄,得从1996年说起。
这一年美国与墨西哥签署《番茄暂停协议》,为平息贸易争端,美国同意暂停对墨西哥番茄的反倾销调查,条件是墨西哥必须按美国设定的“参考价格”在美销售新鲜番茄。该协议会定期重新谈判,如今被终止的协议就是2019年签署的。
到了今年,美国不签了,理由就是该协议没能保护美国生产商免受墨西哥番茄“不公平”定价的影响。
美国政府嘴上强调的是“贸易公平”,实际上是在用贸易保护大棒,给本土番茄种植户捧场,确切地说:是在跟共和党“票仓”州做利益捆绑。
对于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决定,美国番茄的主产区,佛罗里达州的番茄种植户和交易商们欢呼,政府“赶走了低价竞争者”。实际上,共和党主政的佛罗里达州一直是番茄关税的最大支持者。
但对此,美国很多其他州恨得牙根痒痒。
比如亚利桑那州州长、民主党人霍布斯就指责,退出“番茄协议”是愚蠢决定,这有利于佛罗里达州,却将威胁亚利桑那州和得克萨斯州的5万多个工作岗位,并迫使亚利桑那州的企业和家庭为关税付出代价。
终止了“番茄协议”,美国番茄大州可能期待着即将夺回市场。可农业经济专家们并不乐观,最关键的是,美国的土地、人力等生产成本比墨西哥高得多。短期内,种植能力根本无法填补去年190多万吨墨西哥进口番茄的缺口。
弥补不了需求,价格自然就要上涨。美洲新鲜农产品协会担忧,在食品通胀时期,关税将大幅提高番茄价格,最后还是老百姓掏腰包。美国最大的番茄经销商之一“自然甜”公司已发话,如果番茄协议终止,公司将不得不提价近10%。
美国消费者很受伤,墨西哥番茄出口产业也很惆怅。两败俱伤何苦呢?
墨西哥经济部和农业部联合发表声明,批评特朗普政府朝令夕改的做法“不公平”,损害墨西哥番茄种植户及美国相关产业的利益。
小小一颗番茄,墨西哥种植,美国来消费,本是互利贸易。可在美国政府贸易战的阴影下,“关税番茄”成了互伤利器。
记者丨王新宇
编辑丨王新宇 杨楠
签审丨王昆鹏 陈濛
监制丨刘轶瑶
技术监制丨杨秀文 陈欣 潘涛
技术策划丨何伟 王稼诚
剪辑及包装丨王嘉艺 王靓 白树宇
视觉设计丨梁馨月
摄像丨王稼诚 赵天佑 王诗雨 刘晨 王欣
灯光丨王稼诚
后期视频技术丨胡晓娜 刘頔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