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部上海统战部-进博会广告_fororder_268bf34b48850d8ec5b9871397992720
首页 > 滚动 > 正文
闪评 | OpenAI被判侵权 人工智能监管进入新阶段?
2025-11-12 21:26:4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韩基韬

  当地时间11月11日,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裁定,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未经授权使用德国音乐人创作的歌词,构成侵犯版权,应向德国一家主要音乐版权协会所代表的原告支付赔偿金。这起诉讼可能成为欧洲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版权监管的重要判例。

闪评 | OpenAI被判侵权 人工智能监管进入新阶段?

  路透社报道截图

  案件始于德国音乐演出和作品复制权协会2024年11月提起的诉讼。该协会是欧洲最大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一。该协会指控OpenAI在未经许可、未付费情况下“系统性”使用了协会版权曲库内容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ChatGPT,涉及9首德国歌曲的歌词。对此,OpenAI回应说,其大语言模型“并不存储或复制具体数据,只反映学习过的内容”,生成内容的责任应由用户承担。

  法院认定,OpenAI语言模型中的记忆行为,以及ChatGPT输出中对歌词的再现,均构成侵犯版权。该裁决可上诉。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认为,此次判例实际上是一种利益权衡与价值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数据治理存在立场差异。例如,美国的一些判例往往更强调人工智能研发的公益属性及其对创新的促进作用,相对在既有权利的坚持力度上相对没有那么大。这种差异导致全球在数据处理与应用方面形成了不同的治理模式:一部分主张严格维护既有权利,另一部分则更看重促进创新的价值,并为此保留必要的弹性空间。

  从本质上看,这实际上是一种利益权衡与价值选择。欧洲的判例在很大程度上将权利价值的选择中心放在了既有权利的坚持上。

  吴沈括进一步分析认为,未来围绕人工智能的纠纷,特别是数据权益纠纷将日益突出。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研发领域,对预训练数据资源的需求正日益增长。事实上,全球范围内由数据应用引发的纠纷数量已显著上升,相关案例也逐渐浮出水面。未来,司法机构,尤其是法官如何在各方权益之间进行有效平衡,将成为关键所在。总体来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可能会更倾向于支持人工智能研发与创新所带来的发展利益。

  来源 | 总台环球资讯

  采编 | 王洹星

  签审 | 王倩

  监制 | 邹浩宇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