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天津    |    直播·视频     |     热点专题    |     数字天津 
“小农人”开镰节亲体验 见证“一粒米”的诞生
2025-11-13 08:55:45来源:天津日报编辑:袁艺航责编:王悦阳
null

“小农人”们收割水稻,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

  “开镰啦……”金秋时节,稻香四溢,随风摇曳的稻穗与天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近日,北辰区青光小学组织学生走进青光镇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青盛河畔农庄,参加青光村第四届开镰节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体验劳动乐趣的同时,了解“一粒米”的由来,从小知农事、学农耕、惜粮食。

  “以前下地种田,真是苦啊……”在稻田里辛勤劳作了大半辈子的村民王大爷说,他16岁开始种田,那时候没有农机设备,只能用锄头、镰刀,所有农活全由人来干,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

  “90后”新农人小张描绘的却是一幅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图景:“过去人工插秧,一天半亩地;现在用机器插秧,一天能干几十亩。如今,包括除草、除虫、灌溉、收割、脱粒等在内的所有工序,都可以依靠农机设备完成。”此时,收割机“隆隆”作响,几分钟的工夫,一亩地的稻子就被收割干净,整齐地堆放在田埂上。

  “左手拢住稻秆,右手握紧镰刀,由刀头拉至刀尾用力割,注意不要伤到手和脚。”记者看到,开镰节现场多了一批“小农人”,他们身着校服,脚穿雨鞋,戴着手套,手持镰刀,在王大爷的示范指导下,挽起袖子弯下腰,穿梭于稻田间,不停地收割成熟的稻子,体验最原始的收割方式。随后,老师们现场讲述了袁隆平院士研究水稻、关心人类温饱问题的故事,告诉同学们要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据青光小学校长叶秋立介绍,开镰节期间,除了带领同学们走进田野开展丰富多彩的田园四季风活动之外,学校还组织开展了绘制丰收画卷,爱粮节粮“光盘行动”,讲好乡村故事、农民故事和丰收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叶秋立说,大自然是最精彩的教科书,也是最生动的课堂,本次开镰节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同学们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又让大家树立了顺应自然的可持续生态观,体现了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理念,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记者 何欣 文/摄)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