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部上海统战部-进博会广告_fororder_268bf34b48850d8ec5b9871397992720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跨境赛事“无感通关” 见证加速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
2025-11-14 20:42:4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杨磊

  一场“无感通关”体验,正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打开全新想象空间。

  11月15日,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越深港两地的马拉松赛事将鸣枪开赛。此前,在11月8日举行的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中,选手们半天内两度穿梭港珠澳大桥,创造了全运会“一赛串联三地”的历史。两项跨境赛事不仅仅是十五运会赛事的创新,更是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全面升级的实践样本。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跨境赛事“无感通关” 见证加速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

  逐行海天,基础设施“硬联通”是大湾区一体化最直观的“骨骼”。

  当公路自行车赛的选手们风驰电掣般掠过港珠澳大桥,他们飞驰的不仅是231.8公里的赛道,更是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物理骨架。自开通以来,这一“超级工程”已承载往来三地旅客超1亿人次、大桥双向通行车辆超1350万辆车次。随着“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顺利实施,此次十五运会之前,“粤车南下”香港政策正式公布,港珠澳大桥车畅人旺,交通设施“大动脉”优势进一步凸显。

  与港珠澳大桥交相辉映,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跨江跨海通道成群崛起,轨道交通网络不断织密,世界级机场群与港口群加速成型。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完善,“一小时生活圈”从愿景变为现实,“跨城如串门”也成了大湾区居民的日常。

  破壁攻坚,规则机制“软联通”是更深层次的“血脉”。​

  跨境赛事如何实现“无感通关”,考验着三地制度协同与规则衔接的创新能力。赛事组委会总结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新举措,开创性采用“前置查验、闭环管理”的方式,集成无线射频、人脸识别、北斗定位等技术,确保人员、车辆、物资通关“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跨境赛事“无感通关” 见证加速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

  十五运会期间,将有6000多名内地人员赴港澳、3000多名港澳人员来内地参赛,是内地赴港澳参赛和港澳来内地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三地政府在优化路线、竞赛组织、监管互认、信息互通等方面开展深度协作,港珠澳大桥边检站与港澳出入境部门共同建立了实时沟通监控机制,实现赛事期间出入境信息“一地验放,三方互认”,首创“三牌”医疗保障车首次实现粤港澳三地跨境随行……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服务于赛事,也为大湾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全运经验”。

  “硬联通”与“软联通”无缝衔接,最终指向的是最温暖的“心联通”。

  81岁的香港乒乓球运动员张耀钊每周往返深港两地训练,自豪地称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大湾区人”;龙舟赛场上,粤港澳联队齐心协力、奋勇争先,生动诠释了“是队友,更像一家人”;开幕式上,三地同升国旗、同唱国歌,运动员代表团同时入场,家国认同在此刻具象化……赛场内外,粤港澳选手组队参赛,“小海豚”志愿者们共同协作,民众跨境观赛热度高涨,“大湾区人”的身份认同正悄然生长。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这场体育盛会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超级连接器”,更是面向未来的“实践场”。当自行车选手掠过港珠澳大桥,当马拉松脚步响彻深港,以“无感通关”为新起点,一个更开放、更融合的世界级湾区,正奔赴更辽阔的未来。

  (文丨李妹妍)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