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视频丨时尚感、科技范儿!银发一族生活愈发“有滋有味”
2025-11-14 14:47:3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陆华宇

  现在,许多老年人的生活充满时尚感和科技范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他们的消费理念正从追求“性价比”到“智能化”转变。

  陕西西安的85岁刘爷爷最近选购了一台助力外骨骼,成为小区周边最拉风的老爷子。在年轻人的圈子里,外骨骼机器人并不是一个陌生名词,但在老年朋友的世界里,这东西似乎并不多见。

  市民 刘建都:好多人问你这是带了个啥,好像带了个“核武器”。有的人说你还新潮得很。

  在陶瓷之都广东佛山的家居卖场,可电动升降的马桶助力老人如厕蹲起,多方位喷水的坐式沐浴系统防老人洗澡转身滑倒,一系列适老化智能产品让正在选购的梁婆婆一行人爱不释手。

  佛山市民 梁惠珍:我的脚行动不方便,膝盖痛,先坐到助力器上,再慢慢降下去,比自己弯膝盖坐下去舒服很多。

  听了梁婆婆的感受后,黎婆婆也马上试了一下,她虽然没有膝盖弯曲困扰,但是电动助力辅助站起来,让她觉得更为惊喜。

  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适老化产品销售提升明显,仅助行和助听品类规模就接近20亿。

  京东健康适老品类负责人 陈涛:银发一族的消费理念从追求“性价比”向“智能化”转变。前十个月,智能睡眠监测戒指、AI自动验配助听器、无创血糖手表等创新“智能健康”产品销售火热,成交量同比增速超7.6倍,成交额同比增速超200%。

  从“辅助”到“舒适” 银发产业拔节生长

  为了更好满足银发一族消费升级需求,各地银发产业园应运而生,适老化产品供应正从“辅助”升级为“舒适”。

  在深圳南山的一家人工智能企业的研发中心,研发团队正在对新一代人体外骨骼进行技术攻关。突破最小12度的关节角度变化的精准捕捉,为关节受损严重、步幅较小的老年人提供贴心助力。

  怎么让外骨骼助力更舒适、柔和?眼下,科研人员也在研发算法技术,让外骨骼更加贴合老年人腿部的响应速度。人们完成一次眨眼睛的速度是大概0.3秒左右,在他们技术攻关下,外骨骼机器人的响应速度正在逼近0.1秒。

  海尔机器人外骨骼产品研发总监 范喜宁:根据不同老年人的步态快速响应,匹配相应的AI算法,这样老年人在使用外骨骼过程中,就不会感觉到产品有滞后感或者拖曳感。

  在上海,能“感知”会“交流”的纸尿裤一经推出便引爆了市场。

  上海亿维亿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嘉俊:提升了高龄失能老人在护理方面的舒适度,也提升了他们被护理状态尊严的感觉。

  在它的研发地——当地银发产业园里目前已有60余家养老科技企业,不定期推出的高科技助老产品,让人仿佛置身于未来养老生活的场景之中。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 刘敏:企业应用AI技术,率先为银发群体研发新产品,帮助老年人生活更加便利。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为7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银发经济正从“新兴领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高能老人”的“悦己型消费”成亮点

  如今银发族不光有了智能装备的加持,在他们的装备清单里,各种乐器、绘画工具、摄影器材,琳琅满目,组乐队、去北极、摄影游学,越来越多的“高能老人”也成为新消费图鉴中的一大亮点。

  71岁的老人卢亮,正忙着带自己的乐队排练,为年前的好几场演出做准备。退休后的卢亮迷上了音乐,牵头组建起50余人的老年乐队。他通过自学、报班等方式,熟练掌握10多种乐器演奏技巧,家里的乐器加起来有20多种。

  退休音乐爱好者 卢亮:买了5把贝斯,4个大提琴,1个扬琴,1个电子钢琴,1个电子琴,三弦、二胡、笛子,唢呐。花了四五万块钱,想玩就是要投入、投资。

  记者在乐团队员中观察发现,像卢亮这样的“高能老人”还有很多,他们主动拥抱新鲜事物,努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这份热忱更点燃了银发群体“为热爱买单”的消费热情。

  退休音乐爱好者 陶云森:最早买的萨克斯,买了四支。电子管、口琴、单簧管、葫芦丝,我觉得投入非常值得,我觉得是精神上的追求,每天都很快活。有时候我们也会到养老院演出,经常会去。

  在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迎来了一波波银发摄影达人,他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各种摄影技巧,用镜头定格五彩斑斓的秋景。在其中,记者发现了不少新奇装备,组装后的手机瞬间变身带快门、长焦的专业摄影器材。

  退休摄影爱好者 靳松:这台设备不太好买,最开始的时候大家就是抢,因为它太火了。我们这次去北极,十几个团友都配备了这个装备,大家都很得意。

  说起北极,靳松兴奋地给记者展示她刚去那里摄影游学拍的照片。退休一年来,她跟着摄影游学团去了不少地方。

  提起学习课程和兴趣爱好,正在创作的银发老人们来了兴致,围着记者聊了起来。

  退休摄影爱好者 阮晓刚:现在退休了,正好开启第二人生,把原来自己没有好好学的兴趣爱好都捡起来,也是丰富自己生活。学习摄影家人也非常喜欢。

  “用兴趣爱好开启第二人生”成为众多银发老人的心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老年文化娱乐活动、旅游服务、体育健康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7%、26.2%、23.9%。“悦己型消费”,正成为银发一族的消费新主张,退休生活愈发精彩多元“有滋有味”。

  银发消费“上新” 服务供给加速升级

  为呼应银发群体品质化、多元化的生活需求,服务供给端正加速创新升级,从线上定制化兴趣课程到线下沉浸式潮玩场景,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供给体系不断完善。

  在广州的一家中老年兴趣教育机构里,教研团队和京剧尚派第四代传人正在研讨开发京歌京剧的新课程。在现场,70多个忙碌的直播间格外引人注目,有的在录播或直播授课、有的在研发设计。负责人刘艺告诉记者,老年培训市场的火爆超出了她的想象,今年以来,他们线上课程播放量达到1亿多小时,同比增长超180%。

  广州兴趣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刘艺:我们企业自成立以来已研发30门视频课程,在线学员达3500万人。咨询情况来看,摄影、瑜伽、太极等课程备受老年用户青睐。

  线上服务消费热闹非凡,线下新场景也在加速涌现。在浙江,当地首个“银发”主题综合性街区刚刚焕新开业,市民黄阿姨正在其中的一家影棚拍艺术照,民国服饰搭配精致妆容,在专业造型师的指导下,一张张复古大片就此诞生。

  杭州市民 黄雅玲:让自己体验一下,拍一套这样的写真,跟自己平时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还是非常开心的。

  在数字影棚里,拍艺术大片、打印3D照片、体验3D数字分身服务;在AI体验馆里,触摸最前沿科技;在年轮茶馆里,义卖展示老年人自己设计制作的手工艺品,银发服务场景不仅在商场,也走进了老年人的生活。

  在江西南昌市西湖区,“银发顾问”正在81岁黄芙蓉老人家里,帮她申请家居适老化改造的国家补贴。今年,新推出“银发顾问”制度有效解决了老人的急难愁盼。

  南昌市西湖区“银发顾问” 徐丹:聚焦老年人实际需求,推出了助餐、助医、助行、助购等8大类19项服务内容,织就温暖的互助网。

  (总台央视记者 刘颖 丁雅妮 陈茜 张军 王思元)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