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和“毛细血管”。近年来,全国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写照。2025年7月起,国际在线策划推出“Oh My County!不可‘县’量”系列融媒体报道,感受县域经济“小块头”中蕴藏的中国经济“大能量”。
初冬时节,湖南衡山县的深山苍翠才逐渐褪去,万山红遍迟迟登场。
而在深山之中,一重甜蜜却提前酝酿。
“这个橘子不得了,这个橘子好。”距离永和乡龙凤村沃柑的批量上市尚有月余,这份提前酝酿的酸甜滋味,已让龙凤村沃柑基地负责人刘冬洋沉醉其中。
春江水暖鸭先知。沃柑的甜蜜能落户龙凤村,在于村里最先感知到沃柑产业“暖意”的“领头雁”——刘冬洋。
2015年,在外深耕水果贸易多年的他,敏锐地捕捉到沃柑的市场潜力,毅然归乡,流转了1100多亩土地种植沃柑。
一枚沃柑,见证着刘冬洋从“水果商”到“新农人”的甜蜜转型,更让龙凤村成功跻身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行列。
龙凤村的“沃”野千亩,得益于衡山县引导农户因地制宜种植水果之举。
作为湖南省首批“家庭小水果县”,水果产业是衡山县六大重点农业产业之一,全县半数乡镇将水果作为核心产业重点发展。目前,衡山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9.2万亩,年产值突破4.95亿元,“四季果香”成为衡山农业的鲜明标识。
为延伸这一份甜蜜,衡山县立足坚实产业基础,深化农文旅融合,做优“水果+”文章。自2015年起,当地每年举办多场水果采摘节和特色展销会,结合皮影戏、岳北山歌、龙舟竞渡和衡山花鼓灯等本土文化元素,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同时,衡山县创新推出水果采摘地图、共享农场等互动体验项目,让蓬勃发展的“采摘经济”成为联结水果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强劲纽带,年均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文 李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