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针对中国游客案件呈上升趋势
国人如何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他是中国人,中国人肯定有钱。”美国南加大留学生纪欣然被害案日前进入陪审团庭审,被告关于案件的回应让人震惊,国人在海外的安全问题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中国人在海外被不法分子视为侵袭目标早已不是孤例,就在10月17日,中国外交部称荷兰发生多起中国公民租用车辆被砸、旅客被拽包抢劫或被假警察诈骗案件,提醒在荷或赴荷人员加强自身安全防范。
2015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境人数达到1.28亿人次的历史新高,而外交部领保中心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受理的领事保护和协助案件数量也高达86678件。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海外,中国人如何保护自己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案件量率齐升高 海外侵害常态化
记者自己也有在海外被盗的经历。2013年初,我和朋友从丹麦哥本哈根出发,飞行抵达西班牙巴塞罗那,经南欧、东欧,历时一个多月返回哥本哈根。在首站巴塞罗那,从机场开往市中心的小火车上,朋友放在座位旁边的箱子转眼即被盗。
半个多月之后,当我们穿越意大利到达苏黎世这个富有的金融城市时,我的长途旅行背包也被盗。旅途还剩10多天,还有3个国家,但是我们几乎没有了任何行李。除了自嘲,我和朋友感到旅途安全威胁实在“防不胜防”。恐怕很多在海外的中国人,有着与我们类似、甚至更惊险的经历。
据外交部发布的《2015年中国境外领事保护与协助案件总体情况》数据,2015年,外交部领保中心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受理的领事保护和协助案件数量达86678件,其中领事保护案件指海外中国公民安全和合法权益受到严重威胁或侵害的情况,有31144件;领事协助案件指中国公民在海外因客观原因或自身原因陷入困境,驻外机构为其提供协助的案件,有55534件。上述案件共涉及中国公民95860人,其中港澳台同胞1360人,留学生6185人,造成1928人死亡。
2015年,外交部驻外使领馆处理社会治安类案件6487件,主要涉及偷盗抢劫、人身伤害、绑架勒索等。《情况》称,案件“‘量率齐升、增幅扩大’,这种态势表明当前中国公民‘走出去’面临的海外安全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且呈现常态化、长期化趋势。”
出国在外要低调 避免成攻击目标
旅途一路,“中国人有钱”的声音不绝于耳。近年来,国人在海外的消费能力日益增长,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游客境外消费总额达2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万亿元),同比增长30.3%。全美地产经纪人协会发布的数据称,中国人连续两年成为美国房地产最大买家。
卢森堡驻上海领事馆领事戴维·斯通曾在一次采访中对记者说,“我在中国感到特别安全,在这里即便深夜出去,即便是女生,也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戴维也曾到访几大洲不同国家,纵观国际社会,他认为中国的安全性很高。
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当1.2亿人次国人出境时,如何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侵袭目标,更是需要警惕的。
对此,外交部提醒:不要夜晚单独行走,不要走僻静小路,尽量选择明亮、人多的道路,尤其是女性;平时不要在穿着、言行中过分显示自己的财富;身上不要携带过多现金,也不要一分钱不带。另外,还要破除贪小便宜的念头,“不要轻信‘赚快钱’的事情,你很可能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协助别人贩毒、绑架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生命安全最重要 核心证件保护好
虽然行李几乎被盗光,但我和同行朋友依旧为自己没有受到任何人身侵害而感到庆幸。我们之所以还能按原计划走完全程,主要是关键的证件——护照、居留证和银行卡没有丢失。只有在护照保存完好,签证有效的前提下,才能顺利搭乘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入住酒店;而银行卡,则保证身在异国他乡不致“弹尽粮绝”。
外交部网站提醒中国公民:旅行在外,要注意保管好身份证件。遇意外情况时,明确身份是当事人获得及时、有效救助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事后办理索赔、救济等善后手续的基本要求。在国外期间的身份证件,包括护照、旅行证、当地的居留证、工作许可证、社会保险卡等。
另外,如在国外停留时间长,还有一个小妙招:将护照资料页复印,复印件背后写上紧急情况联系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将此页塑封做成“个人信息卡”,一份本人长期随身携带,一份留在国内直系亲属处以备不时之需。
而当危险或侵害发生的时候,也要积极向使领馆寻求帮助和指引。这就要求事先做好准备,携带《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查明目的国中国大使馆或领事馆的联系方式。在巴塞罗那首次遭遇盗窃,我和朋友就是在惊慌之下拨通了当地中国领事馆的电话,采取了将自己权益最大化的行动。
“无论是大案小案,事后立即报警;如果不报警,罪犯看你软弱,很可能再次对你实施犯罪。”外交部这样提醒中国公民。(本报记者 李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