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传丝公主》(中国艺术节官方摄影)
舞剧《丝海梦寻》(中国艺术节官方摄影)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杨舒曼):无盛唐,不传丝。在海天一色丝路天辉的浪漫中,在观众喜爱和感动的泪水中,10月28日晚,由西安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历时三年倾心打造的原创舞剧《传丝公主》,作为陕西省冲击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的压轴剧目在西安长乐大礼堂落幕。与本届中国艺术节福建省歌舞剧院创作编排的舞剧《丝海梦寻》如出一辙,两者通过灵动的舞姿、多变的造景穿越时空,诠释了陆海丝绸之路的新内涵,向世界讲述了一个美好的中国故事,传递以“和”为贵的中国梦。
舞剧《传丝公主》(中国艺术节官方摄影)
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唐代木版画《传丝公主》的原声讲解中,观众的思绪走进了1000年前西市市井繁华、胡姬群舞、酒肆林立的大唐盛世。《传丝公主》以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瞿萨但那·麻射僧伽蓝及蚕种的传入》和现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唐代木版画《传丝公主》为史料依据,通过别开生面的编织演绎和意象灵动的舞蹈语言,以唐代公主李宁儿与拂菻国王子小波多力美丽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二人克服种种磨难,唐代公主终将桑树和蚕种带入了拂菻国,用丝绸去温暖、美丽、福祉世界的故事。
舞剧《丝海梦寻》(中国艺术节官方摄影)
千帆竞发的船只,做工精美的陶瓷,汹涌的波涛拍打着海岸。八百年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刺桐港活跃着一支号称“通远舟师”的商贸船队。一天,船长阿海受命远航波斯去开拓新的航线。漫漫征途中,船队遭遇风暴袭击,为保护波斯王子哈马迪,阿海不幸遇难。十几年后,他的妻子桐花毅然决然地为儿子小海穿上阿海的水手号衣,期待着新一代刺桐人能圆父辈的梦,把海上丝绸之路延伸下去。这就是《丝海梦寻》的故事。
两部舞剧,带领观众穿越历史时空,走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沧桑岁月,在丝路文化的古今交响中,感受繁荣丝绸之路、造福沿途人民的盛景。
“最忘不了宁儿去和亲的路上,她的哥哥明娃发现皇冠里藏有蚕种的时候,面对亲情和大义的抉择,明娃内心的煎熬和难受。不过美好是皇帝亲信恰逢其时的解围和通关文碟,让宁儿与小波多力能顺利西行,将中国的丝绸传了出去。”观众刘畅看完《传丝公主》后激动的说道。
舞剧《传丝公主》(中国艺术节官方摄影)
文艺评论家仵埂教授表示,《传丝公主》突现了丝路精神中因商贸交流而起的合作、和平、和美之精神。他说:“其中的主要情节就是传丝公主及其母亲都希望将蚕种与桑树传到拂琳国去,这是小波多力的愿望,也是宁儿的愿望,最后,也成为唐皇的意愿。从最高统治者到嫁到拂琳国宁儿,共同玉成其美。另外,这些特征也从拂琳国使者小波多力对大唐的向往及求娶唐国女子的愿望中表现出来,也从皇帝的欣然允诺和支持带走蚕种上路中表现出来。”
不仅仅是《传丝公主》,在《丝海梦寻》中阿海协助西亚开拓新航线,面对海难义无反顾的拯救西亚王子,都是一种“和”精神的传递。《丝海梦寻》导演,国家一级编导邢时苗老师说,在《丝海梦寻》这部舞剧中,不仅仅有大家直观感受到的阿海带领水手们积极开拓新航线的开拓进取的丝路精神,在刺桐港多民族和谐相处的场景,还凸显了因商贸合作,各国人民之间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真挚情感,每一处情感的表达,都是海上丝绸之路“和”精神的诠释。
舞剧《丝海梦寻》(中国艺术节官方摄影)
在国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大背景下,《传丝公主》和《丝海梦寻》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在文化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举措,更担负着传承丝路精神和发展丝路文化的重大意义。它们如同一张张丝路名片,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梦想。
从2014年8月首登中国大剧院,到纽约联合国总部和欧盟总部演出,再到“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巡演,《丝海梦寻》每到一处,都收获了无数的掌声和泪水。“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数量庞大的侨民,《丝海梦寻》的到访就如同他们的乡音一样,让人期待和感动。而剧中大量闽南元素的表现,也在慢慢唤醒他们的记忆和共同的文化符号。”邢时苗说,“团长孙砾带领舞团去法国演出时,许多观众热泪盈眶。虽然大家有语言的差异,但是艺术是没有国界的,真实情感的再现总是能引起共鸣。此外,剧中有陶瓷、茶叶、算盘、丝绸等大量中国元素的展示,也是外国观众所津津乐道的。”
孙砾说,向世界传播“海丝”精神,是舞剧《丝海梦寻》的责任。最重要的是,外国观众通过《丝海梦寻》,能够了解东方、了解中国,了解海上丝绸之路,了解‘海丝’所反映出来的宏伟广阔的胸怀;同时能够让他们知道,虽然这是800年前的故事,但是现在,我们还在走海上丝绸之路,和平和友谊依然在传承。
舞剧《传丝公主》(中国艺术节官方摄影)
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仵埂教授说:“《传丝公主》从立意上看,表达了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之间源远流长的友谊,这种友谊最为有力的呈现就是商贸往来和文化艺术交流,而其交流的保障则是和平、平等与友好,是互通有无。正是通过这条流动之路,使沿途各国人民都受益受惠。我认为,该剧在处理这些关系中,既有雍容大度的中国气量,又并无矮化外国使者,并使这个人物具有光彩,这些地方,拿捏恰当得度,的确讲好了在全球化格局下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