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帆船比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向菲 马洁):在青岛市敦化路小学,孩子们正在操场上认真地做广播体操。秋日的校园里,洋溢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青岛市敦化路小学是青岛市有名的帆船特色学校,也是“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的典范。学校面积不大,布局紧凑,但却别有一番特色,装点成海底世界一般的墙壁,让这里拥有了浓郁的帆船氛围。
学校有专门的帆船工作室,工作室的一面荣誉墙上,挂满了10多年来学校在帆船运动上取得的奖杯和证书,其他墙面上,张贴着帆船知识的介绍,桌子上还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帆船模型。在这里,两个三年级的小姑娘正在给我们讲解她们学到的帆船知识:“这个是舵,也分拉舵和推舵。这个是安全带,它可以让人安全地坐在上面。这个是气囊,可以把船漂起来。这个是斜桁帆,可以把船撑起来。”
青岛敦化路小学自2006年起,便将“帆船”作为学校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渠道普及帆船知识。学校研发的“一操一卡一棋”,即“帆船手势操”“op帆船折纸卡”“帆船游戏棋”,也为学生将所学的帆船知识向技能转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学校把“帆船手势操”和阳光体育运动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大课间活动进行操练,普及率达到了100%。学校帆船教学专业的刘媛媛老师是专业帆船运动员出身,退役后一直在学校任教,她介绍说:“手势操是一个分解的动作,在我们学校是百分之百的普及,它主要是帆船在海上行驶时所需要使用的手语,用这些手语组成了这样一套手势操,也是让孩子在玩儿中能学到一些东西。比如,需要帮助是怎样的手势,收帆、放帆是什么样的手势,请减速、请靠近、安全位置等,这些都是在航行中比较常用的一些动作。”
敦化路小学两位学习帆船的三年级的小学生
青岛市敦化路小学校长王嘉红说,帆船运动不像篮球、排球那样比较容易普及和接触,但通过“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们了解和认识了这项运动。帆船运动为孩子们的成长、成才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帆船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
早在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帆船就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曾将其列为比赛项目,但由于天气原因,比赛并没有举行)。百年以后,青岛市以其天然优势,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项目的举办地,这也为青岛的帆船发展奠定了基础,让帆船逐渐成为了青岛市的一张名片。
2016年是青岛帆船进校园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启动年。自项目启动至今,共计培养了两万多名青少年,海上实践培训课平均一年有2000名青少年参与。作为运动项目走进校园的经典范例,帆船进校园活动的成功推广离不开政府的整体协调和资金支持。帆船进校园的资金来源是由政府拨款,以负担一些培训所产生的基本费用,学生是不用花钱的。除了政府的资金支持,青岛市帆船运动管理中心在俱乐部挑选、学校组织报名,以及学校和俱乐部之间的协调工作等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岛市帆船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介绍说:“青岛市政府拨了一块专款给帆船进校园这个活动,主要是用在俱乐部和学校上,以负担学校来回的车费,以及俱乐部聘请教练、场地和器材等花费,但是费用也不多,完全是公益性的,基本上一人一次的费用是60元。我们选了95所特色学校,学校每年有20到30名学生报名,然后集中分配到青岛市能够承担起这项任务的俱乐部里去。”
帆船模型——“青岛”号
帆船进校园活动主要面向青少年进行帆船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希望从娃娃抓起,让年轻的一代人人都了解帆船,从而对这项运动产生兴趣,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帆船人才。进阶式培训为不同水平的孩子提供相适应的课程,让青少年不仅仅只是接触这项运动,而是通过培训有所专、有所长。
青岛市司南帆船俱乐部是帆船进校园项目的合作俱乐部之一,每年都会配合政府接收大量的学生组织帆船海上实践培训。作为一项运营起来成本相对较高的运动项目,司南帆船俱乐部董事长马宇慧也坦言,做帆船的青少年普及和推广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公益性行为:“俱乐部的经营方向主要有两个,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配合政府在青岛做帆船进校园的普及活动,还有就是俱乐部自身的自运营部分。这两部分的主要对象都是青少年,基本上青少年的学员和会员占整个俱乐部的90%。我个人认为,做帆船的青少年普及和推广,不管收费还是不收费,实际上公益的成分占很多,因为帆船这个项目从商业成本上来讲是很高的。”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运动项目。青岛市“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始自2006年,十多年间,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支持、青少年广泛参与的格局。正是通过帆船运动进校园,才让更多的孩子们有机会了解和接触这项运动。帆船进校园的这项体系,也成为其他运动进校园的蓝本。一项运动,只有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够蓬勃发展,而这蓬勃发展的运动,也把健康回馈给每一个参与运动的人。
自创帆船手势操
青岛奥帆中心
青岛奥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