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摄影:梁爽)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梁爽):集罗湖区属5家公立医院、23家社康中心成为只有唯一法人的罗湖医院集团一年多前挂牌成立,按照人员编制一体化、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原则,建立紧密型的区域健康服务协同体,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养老的全程服务。联动政府卫计部门、社保部门及公立医院医疗机构的系统化改革,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一年多过去了,罗湖医院集团医改的最新进展情况如何?为实现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看病好、少负担”的改革目标又作出了哪些努力?
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表示罗湖医院的医疗体系的改革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整合集团做社康,社康包居民的健康,从医疗保险变成健康保险。他说:“从医疗保险变成健康保险,导向上彻底的转变,政府从我们医疗中心的运行起到一个基本的支持和保障的作用,你该购买服务的购买服务,该给补贴的补贴,让我们的社康中心能够健康的运行,怎么能把政府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要通过社康中心这一个载体实现人民的健康,政府投入最后变成老百姓的健康,这就是我们的医改。”
中国的《保险法》明确规定医保的基金是不可以挪作他用的,节省下来的钱不会流向医院,但是深圳医改却做出了一项重大突破,就是医疗险转向健康保险,实行总额管理,也叫打包付费制度。孙院长举例说:“打包付费的基数就是你上一年度一定是我签约的居民,例如我去年签了1万人,这一万个人一共花费了1000万,那么这1000万就是我今年的基数,因为全国的医疗保险每年的支付都是增长的,比如说今年增10%,那我今年的医疗保险总盘子就是1100万,如果说今年我的预防没做好,我的慢病管理也没做好,住院的病人再增加,大手术也多了,花了1200万,那么医保就亏了100万,就等于我亏了100万,如果说我防治得非常好,我只花了1000万,我剩了100万,这100万就都给了我医院集团,这样就倒逼我只能去预防好、服务好,让老百姓更相信我。”
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博戈里(Grant Blashki)教授
打包付费制度虽然从近期来看居民的就医花费没有什么变化,但从长远来看,居民将得到非常大的好处,这种做法势必导致医疗保险总支出上升速度下降,或者是得到一定的控制,医疗保险就有了一定的结余,加上财政的投入,这些钱用于更加需要医疗的人。孙院长说:“现在中国的医改到了这个程度大家都抱怨,说我们投入少没有钱,实际上不是钱的问题,钱的总数是够的,实际上是我们花的地方有问题。我们是不是要重新讨论一下,比如说有没有过度医疗、有没有过度用药,有没有过度检查这类的事情,如果把这些钱都省下来放在哪呢,放在基层老百姓的地方,这钱是根本花不了的。”
罗湖医院医改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做实做强社康中心。罗湖医院成立了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将区域内过去分属于各个医疗机构的社康中心交给一个“大管家”。在医院集团一体化运作架构下,区级综合医院与社康中心成为医疗联合体,从专家下社区、上下联动,到诊疗方案一致、用药目录一致、质量保障机制一致等方面协同服务。就在记者采访当天前来签约的病人家属何女士表示:“说实在的,我觉得国家的这些政策真的挺好的,以前不懂,现在签约后,知道怎么照顾病人了,不会像以前那么彷徨了,现在知道怎样面对,这里的社康医院每个月都打电话过来追踪病人的情况,每个月都有,我觉得他们做得很好。”
罗湖医院专家到社康中心坐诊、查房、巡诊等,不再是‘帮扶’,而是分内之事,是日常工作,医院日益成为基层服务网络的一部分,平稳地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工作重心下移,促使社康中心的实力逐渐提升。前来社康中心就诊的苏先表示:“医生为了我们的病人服务第一,我每次来到这里都不用排队,医生在各个方面为我周到服务,我每个星期来一次,每次来医生对我做检查、量血压、指导我用药等等。”
罗湖医院的医改改变了原有的以医院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将治疗和预防服务相结合,通过对居民的健康管理,实现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成为中国医改值得借鉴的样本。受聘于罗湖医院的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博戈里教授说:“中国有自己走路的方式,其他国家的方式很难直接复制过来,中国从各个方面的经历来说,中国成功的路往往是自己走出来的,中国必须要走(居民)自己保健这条路,只有走这条路才会有可持续的健康和国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