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选,中美短期内摩擦或将难避免

来源:国际在线2016-11-10 16:02:05

  尽管出人意料,但是无论美国还是世界人民都必须接受的现实是,唐纳德·特朗普已经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并将在今后四年乃至八年重塑美国政治、影响世界发展。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将奉新什么样的对华政策,而中美关系又将走向何方,非常值得探究。

  从商人视角看国际关系

  这里首先不得不提出的是特朗普的国际观。商人出身的美国总统在历史上不乏先例,例如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总统胡佛,早年就在中国淘得“第一桶金”,其后进军政坛当选总统。所谓“在商言利”,一方面特朗普看待美国的对外关系更多从“是否符合美国的利益”的“美国第一”原则出发;另一方面,他又信仰“凡事皆可交易”,显示其既遵循原则,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务实灵活,谋求对己最为有利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就不难理解特朗普倾向“孤立主义”的外交主张。例如,是否干涉外国冲突,其标准是美国的利益是否遭到直接的损害。美国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安全保障,但是被保护国必须“分担成本”。

  特朗普的对华认知多数来自他早年与中国企业的合作经历,以及他身边的政策顾问。有媒体报道,特朗普接受采访时曾被问到:“在外交政策上咨询的最多的人是谁?”他的回答是“我自己”。这或许意味着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今后在对华政策上可能更多地“凭直觉办事”。这也让中美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在具体问题上,特朗普则表现出对中国认知的复杂性。他曾对中国的发展速度表示羡慕。他说,我去过中国许多次,那里到处都是高耸入云的吊车。中国用12分钟就能使城市旧貌换新颜,而我们获得为自己家架个天窗的许可都需要等待数年。同时,他又认为与中国和俄罗斯打交道,将是美国最大的长期性挑战;只有对中国强硬,才能是双方博弈朝着对美国有利的方向发展。

  短期内摩擦或难避免

  当前,中美关系在亚太区域的战略博弈主要体现在中美与第三方的关系处理上。中日东海与钓鱼岛之争,以及南海问题等都存在着美国幕后操纵之嫌。很大程度上,中美的战略竞争的激烈程度,将取决于美方对中国战略意图的判断,以及中美在该地区的互动。对于奉行“以实力求和平”,认为“不必使用武力的最好方式是让别人看到你的实力”的特朗普来说,虽然不会再使用亚太“再平衡”的说法,但在区域的军力部署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中美两军在区域的摩擦或因此增多。在奥巴马政府后期,由于对华强硬之声抬头,美国执意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实质上已经打破地区战略平衡。开弓没有回头箭,美国的这种一意孤行必然引起中方反弹,这也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中美关系蒙上阴影。而且,如果特朗普政府执意将台湾纳入“再平衡”战略,试图以台制华,中美或将陷入更加严峻的战略对峙态势。

  在经贸领域,中美摩擦的加剧几乎可以预计。这一则因为该领域是特朗普的专长,而且特朗普认为,长久以来由于所谓中国“操纵货币”、“窃取商业机密”等行为,美国正在输掉与中国的经济竞争。二则他曾多次威胁不惜通过“贸易战”维护美国商业利益。这成为他竞选的核心承诺之一,势必要有所动作以安抚选民。在区域贸易规则制定方面,从特朗普对自贸协定“重新磋商”、符合“美国第一”的标准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将不得不在充实和修改后重新提上议事日程。目前,中方极力推动的RCEP受阻于部分国家,但区域经贸一体化趋势难以逆转。由此,两国的规则主导权之争势必继续。

  当然摩擦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中美合作的完全中断。预计中美两国将继续在反恐、防扩散、预防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等传统领域加强协作。但是,鉴于特朗普本人是气候变化怀疑论的拥趸,如果他就任后撕毁《巴黎协定》,中美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或将成为历史。(张志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