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中媒体和民调为什么都错了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16-11-11 13:48:00

  今年的美国大选中,美国主流媒体和主要民调机构的预判,几乎无一漏网地错了。大选过程中,笔者在华盛顿屡屡目睹美国主流媒体影响力的衰退。在没有媒体门槛的社交媒体平台面前,它们就像笨拙、软弱的小孩,四面八方都遭遇一堵堵风墙、浪墙、音墙。

  大选结果进一步沉重打击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毫不夸张地说,它们和民调的脸都被打得很肿——以《纽约时报》《赫芬顿邮报》为首的主流纸媒、以准确性强著称的知名民调网站,都在大选投票日早上给予希拉里70%~90%的获胜概率。现在,它们不得不顶着红肿紫胀的脸,忍住羞辱痛苦的情绪,从选举结果一点点往回捋,寻找自己为什么错了。

  对比分析选前民调和选举数据,可以清楚看出,美国媒体和民调机构对特朗普和希拉里各自的选民基础,对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生活区域的选民的投票倾向等,没有发生明显偏差。但是,选前民调普遍高估了族裔多元化程度对大选的影响,低估了白人尤其是白人蓝领的投票热情,同时又高估了少数族裔特别是西裔的投票率。选举数据表明,白人在投票选民总数中占比69%,少数族裔占31%。58%白人把票投给特朗普,而74%的少数族裔支持希拉里。

  8日夜,选举结果尚未明朗,《纽约时报》已在惊呼,投票的白人蓝领数量大大超过预期。这次大选,73%的白人蓝领男性和63%的白人蓝领女性都投票给特朗普,这对他以1%的微弱领先优势赢得宾夕法尼亚等关键摇摆州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

  需指出的是,特朗普不仅在白人蓝领中获得压倒性优势,也赢得属于精英阶层的多数富裕和受到高等教育的白人男性的选票。希拉里仅在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白人女性中获得51%票数的微弱优势。从族裔角度看,这是一场白人决定结果的选举。《纽约时报》分析称:“白人选民的独特联盟使特朗普获胜”。

  很多分析人士认为,媒体和民调失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场美国百多年来“最丑陋、最分裂”的选举,造成希拉里和特朗普支持者强烈的情绪对立。大量支持特朗普的“沉默的投票者”没有在民调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此外,在手机普及、社交媒体勃兴时代,仍在部分使用拨打固定电话抽样调查的民调是否与时代脱节?对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是否关注不够?都是民调机构的反思话题。

  民调有民调的错误,媒体有媒体的责任。大选结果引发了美媒对“数据新闻主义”的质疑。数据分析能否反映人们的真实心理和社会氛围?能否辨析这些心理和氛围的微妙差别?毕竟,数据学仍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作为媒体,忽视实地采访的观察体验,盲目相信预测人类社会行为的数据分析,难免不被结果“打脸”。

  上半年两党预选阶段,中西部铁锈带白人蓝领对特朗普的强烈支持,使特朗普以措手不及的速度锁定总统候选人提名。当时,《华盛顿邮报》一位专栏作家不得不“自食其言”——吃掉了自己预言特朗普必输的专栏文章。大选出口民调出炉之夜,有美媒自问:为何我们又犯了和预选阶段同样的判断错误?为何我们没能发现铁锈带白人蓝领对特朗普的支持力量如此强大?

  实事求是地说,特朗普在预选阶段异军突起后,美国主流纸媒对铁锈带白人蓝领进行了大量“下基层”采访报道,详细分析了大量相关个案。这样的报道一直持续到大选投票日前日。他们看到这些白人蓝领如何从民主党转向共和党进而成为特朗普的“铁仓”,感知到这些白人蓝领源于自身境况而产生的失落、不满和愤怒,其原因探析与选举结果并无大的偏差。

  但回过头看,显然,美国主流媒体没能根据大量现场采访形成对整体形势的正确认识,严重低估了“沉默的特朗普选民”数量,也严重低估了白人蓝领“集体愤怒”在大选投票日爆发的威力。这种误判,不能把责任都推给民调。

  坦率地说,这不仅仅是美国主流媒体犯下的错误。曾走访过三个铁锈镇的笔者自己,虽然在特朗普选情最低落时,也在分析中指出如果出现重大意外和“沉默支持者”大爆发,特朗普仍有胜选机会,但对“沉默选民”大爆发概率究竟多高,并没有认真思考,对采访见闻中高频出现的选民“不愿表态”现象,没有足够重视。

  美国大城市一向是民主党票仓,特朗普支持者更多分布在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纽约时报》执行主编DeanBaquet在反思时说,作为以大都市纽约为大本营的新闻媒体,必须更好地深入整个国家,与更多背景不同的民众交谈接触,“提醒我们自己:纽约不是真实世界”。NBC新闻主播TomBrokaw在探究媒体为何对投票选民多元化结构估计过高的原因时也指出,主流媒体大都位于沿海大城市,视野受到局限。CBS新闻台也是被特朗普点名批评对他的报道充满偏见的美国主流媒体之一。其负责人DavidRhods认为,把媒体和民调预判错误归咎于媒体“偏袒偏见”,是过于轻率的结论。

  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经常充斥偏袒偏见,民调机构也不时传出和利益集团联手,通过问卷设计、抽样数量等人为影响民调结果的丑闻。但如果认为仅仅“民调弄虚作假、媒体偏袒偏见”,就能把它们对选举结果误判的原因“鉴定完毕”,那美国主流媒体和民调机构的反思,就没有必要予以关注了。从同样的动机逻辑出发,那不过都是装模作样、装腔作势,给自己找场子。

  希拉里·克林顿是美国选举史上赢得普选票但输掉选举的第五人。她对自己失败的总结是:“美国的分裂程度,超过我们的设想。”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