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15日上午开始,一篇叫做《我准备了10000本书,丢在北上广地铁和你路过的地方》的帖子开始在朋友圈刷屏。在“新世相”发起的这个活动中,演员黄晓明、徐静蕾、张天爱、张静初、董子健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航班和顺风车里丢下了贴有活动标志的书籍,并拍下照片,号召更多人参与阅读和分享。
“丢书”话题的缘起,是两周前英国演员艾玛·沃森(电影《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在伦敦的“地铁藏书”活动。“赫敏在伦敦地铁藏了100本书”在社交网络上很快成为热门话题,许多中国读者也对这个创意赞誉有加。新世相联系了伦敦地铁读书行动的负责人,在取得对方的支持后发起了中国版“丢书大作战”。他们称这次活动是“赫敏藏书”的升级版,除了1万本书和一长串明星、作家、媒体人的参与名单外,还开发了活动专属的网站与线上系统,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每一本书被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丢下,又被谁捡到了。
“赫敏”在地铁上藏了100本《妈妈&我&妈妈》
然而,与“赫敏藏书”的一片叫好不同,“丢书大作战”迎来了国内网友的一大波冷嘲热讽。事实上,在伦敦的地铁读书活动被热议之初,国内就有不少跃跃欲试的声音,但当时已有不少人表示并不看好将这一活动引进中国。“新世相”在这一次的活动说明里也写道:“很多人也提醒说,这些书可能会丢失,人们可能根本不感兴趣。所以它也许以失败告终,但我愿意和你们一起试试看。”
“丢书大作战”究竟能否让更多人参与阅读,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在此之前,澎湃新闻整理了网友质疑该活动的五个“槽点”,并联系了活动发起者、“新世相”创始人张伟,请他一一作出回应。
槽点1、没人看
中国人没有地铁阅读的习惯——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指控”。
“英国人是出了名的爱读书,读书量为世界之最,2014年英国每个读者需要的印数量是中国读者的20倍。而对面中国读者,你能指望他会在这样的一个活动里去阅读诗歌、古典文学、世界名著吗?” 微信号“平常小日子”发布了一篇题为《捡一本书并不会改变你的生活》的文章,提出上述观点,并表态“即使看到有书,我也不会拿起来打开”,因为“阅读是在一个舒服的环境里享受一段只属于自己的精彩时光”,而地铁不是一个合适的空间。
还有人提出,“真正看书的人都图书馆里趴着,网络书店逛着”,丢书的参与者未必是真正爱读书,只是在跟风,或刻意彰显自己的品位。几天前发表于微信公众号“做书”的一篇文章《你都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为什么还要跟风》也因此被重新分享了一波,批评新世相的做法是“为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而又有读书装X需求的精英青年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新世相”回应:中国人不爱看书和没有地铁阅读习惯这两条(假如成立的话),并不能作为“不鼓励中国人看书”和“不鼓励地铁阅读”的理由。相反,倒是应该鼓励看书和鼓励在地铁上阅读的理由。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在地铁上立即制造出一群读书的人。这样表述我们的目的:1,让人们对地铁和书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些关注,让人们因为有趣的、新奇的方式更愿意试着一本书,起码,这是个开头。2,在人和人之间建立基于“书”的社交关系,为什么人们会喜欢“漂流”?漂流其实和读书关系不大,但漂流让人们感觉到与另一个人可能的精神联系,这种联系有时候可以提供陪伴。
槽点2、没好书
目前在“丢书大作战”中露面的书籍有《三体》、《星际穿越》、《我的名字叫红》、《乌合之众》、《万历十五年》《少年巴比伦》、《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岛上书店》、《小王子》、《无声告白》等等,由几家出版机构联合提供,其实不乏经典之作,但网友吐槽的洪荒之力似乎一发不可收拾。比如:
“要想有中国特色,我觉得要在丢的书上下功夫。比如丢《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很好。”
“我要是在地铁上看到一本鸡汤书,我只会大惊心想 不至于吧竟然难看到这个地步吗! ”
“新世相”回应:畅销榜第一名的《岛上书店》是不是一本好书?不好说,但我知道它有很多人喜欢。我觉得《光荣与梦想》和《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比它“好”,但在地铁这个环境里,我觉得岛上书店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这次的书有很多当之无愧的“好书”。国外的一些经典作品不提了,GQ主编王锋的《愿你道路漫长》,我觉得是很少有的好作品,而且易读。同样易读且优秀的书是蔡崇达的《皮囊》。
参与活动的部分书籍
槽点3、地铁太挤!
吐槽的群众顺势表达了对北上广地铁拥挤的不满:“在北京、上海这样早高峰极其拥挤的地铁里发起这样一个活动是否妥当……它传递的可能不是知识更不是快乐,而是麻烦。”(《捡一本书并不会改变你的生活》)
有一个相关的小插曲,是网友指责黄晓明在地铁里“丢书”导致今天上午北京地铁14号线停运,随后黄晓明在微博上澄清,书是昨天丢的,希望大家不要误会;京港地铁官微也表示是因技术故障停运。
黄晓明微博回应质疑
微博网友@黑马良驹认为,“书的确是一种代表 高尚 的东西,但是在公共场所丢书却一点都不高尚。人这么多,地铁里这么拥挤,在公共场所里丢书,很难说不会扰乱了公共秩序。”
也有不少人关心这些书的命运。微博网友@dancing_girler在北京地铁14号线上看到活动书籍被坐坏,有些愤愤不平。从照片上可以看到,书有折痕,很可能是乘客坐下时没有拿起书,而是直接坐在书上。博主表示:“即使你不看书或者不喜欢这本书,也不要以这种态度和方式对待它。伸伸手把书拿起来有这么困难?!”
“新世相”回应:新世相的丢书执行以保障公共秩序为前提,所有丢书都避开了地铁高峰时间段和高峰站点,比如早高峰时段是全线暂停丢书的。在这次活动开始前,我们的同事用了整整两天时间分头乘坐地铁踩点梳理适合丢书的时间段和站点及线路。
槽点4、山寨创意。
“国外热门事件一出,国内只会纷纷拷贝”、 “我们真是生活在一个山寨大国,滑稽得要命”……从山寨手机、山寨运动鞋到山寨文化创意,这个吐槽也算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了。
“新世相”回应:这件事情的起源是,前几天,英国演员Emma(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扮演者)在伦敦地铁发起的藏书活动,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引起了非常热闹的讨论。这个过程中,我个人和我的同事们收到很多条私信,很多人认为我们应该在国内做一个类似的活动,因为这件事很好玩,很温暖。
大家有这个想法的原因,是新世相从今年6月份启动了“新世相图书馆”这个阅读服务的销售,每月129元,提供四本书的阅读权,并且随书发起了一个“城市图书漂流”,很多读者通过这个项目认识了别人,并且交换了读书的感受。因为新世相图书馆的口碑不错,很多人看到了赫敏的这个行动,认为有相似之处,也认为我们做这件事是合适的。
我们自己的判断是,新世相一直致力于尝试图书共享,做了六个月的新世相图书馆已经累计有六万人参与,辐射了全中国348座城市。这次是我们的又一次关于图书共享的尝试,也是我们“让中国每节车厢多一个人读书”这个理念的践行,虽然结果不知道会怎样,但值得做。
因此,一周前,我决定组织一次类似的活动。考虑到这件事是一个英国机构“地铁读书活动”发起的,我们写邮件给这个组织的负责人,表达了我们要做类似活动的意愿,并且对他们的灵感启发表示感谢。我们收到了她的回信,对此事表示支持。
槽点5、只有营销,没有关怀
艾玛·沃森丢在地铁里的《妈妈&我&妈妈》一书,是非裔美国女诗人玛雅·安吉罗的自传。作者曾说,这本书是为了解释自己身为一个出身贫寒的黑人女性,为何能够成为著名的作家和诗人。而艾玛·沃森本人是联合国妇女亲善大使,也有自己的读书俱乐部。
“人家宣传女权,我们却是促销”,有读者认为中国版的丢书活动就是一次商业炒作,“请一些压根不看书的明星来摆拍”,“把阅读变成一个营销事件,不应该说是 回到阅读本身 ”。
“新世相”回应:在英国推动地铁读书运动的组织是个公益组织,新世相是家公司,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作为一家公司,我们目前没有能力做纯粹的公益。但这不意味着没有“关怀”。我自己相信在理想状况下,商业和理想是可以同时兼顾的,关于这一点,我比较喜欢诚品书店一位职业经理人的话:诚品始终是商家,这是个中性词。
这次事件到目前为止,没有试图做什么“促销”。但不是说促销不好。我想现在人们应该可以理解,商业并不是贬义词。我们追求好的商业,也就是同时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商业。
“不读书的明星”这个判断很不公允,其实也很容易辩驳,只要看看参与名单就好了。我建议下这种判断时要谨慎。
“丢书大作战”的部分参与名单。
(原标题:中国版“丢书大作战”引发网友吐槽,活动发起人独家回应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