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逐步形成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的积极回应。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教授刘曙雄教授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非通用语带来了新的机遇。
刘曙雄教授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一项以经济建设为主导,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的事业。加强语言文化融通,增进理解互信合作,应该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在于民心相通,民心相通的基本保障在于语言互通。他说:“南亚的语言如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僧加罗语、泰米尔语、尼泊尔语。这些语种在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时,是一定会被使用并且发挥作用的语种。比如我们强调语言文化相通,要民心相通。英语当然可以沟通,但是百姓还是用母语沟通更方便。所以这些语种就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我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也受到这些国家不断地响应,客观上就提出了对语言人才的要求。”
国之交在于民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特点鲜明,涉及语言多种多样,其中绝大多数是我国人才储备相对较少、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非通用语。“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一支各方面能力突出的非通用语人才队伍。对此,刘曙雄教授表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这是南亚地区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最大的两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展开,会给地区相关国家带来很大的利益,需要很多的投入,人才的投入,智力的支持。现在许多的在校生,很有可能未来就会参与这些工作。如果我们不做这样的准备,等这些项目发展后,人才会非常紧缺。”
2015和2016年,教育部发布文件,要求加强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展开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国家的这些要求,也激励了各大高校对于非通用语专业的发展。刘曙雄教授说道:“教育部的文件要求,2017年要实现与我国建交的所有国家的主要语言的全覆盖。实际上就是实现在中国大学里面至少教授97种外语。这些工作主要由各外国语大学承担,而北京外国语大学担负了最多的任务。目前北外已经开设了80多个语种,进步很快。”
刘曙雄教授表示,我国高校非通用语专业经历了2个蓬勃发展时期,一个是上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展开对非通用语人才的大量需求催促了非通用语专业的建设。另一个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高等学校建设了9个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了非通用语专业的发展。而如今,中国高校南亚语言文化人才培养,既是中国印度学和南亚区域研究的基础性建设,也是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