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发现战国至明清古墓群 通州区千年前繁荣

来源:国际在线2016-11-24 16:06:46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北京市政府24日发布了对于通州区的最新考古成果,专家称,这些新发现为了解当地两千年来的环境、人地变迁提供了证据。

  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也就是通州地区的建设,今年2月至9月间,北京市政府组织了超过2000人的考古队伍,对通州区展开了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平说,这次的勘探面积达到上百万平方米,相当于142个足球场大小。“其中我们发掘了战国-清代墓葬1092座、汉代城址1座、汉唐窑址69座、灰坑8座、水井8眼、道路3条。出土各类陶器、瓷器、釉陶器、铜器、铁器、铅器等文物万余件(套)。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墓葬、窑址、地层剖面共计69处遗迹采取了整体迁移保护措施。”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郭京宁说,这次考古发现了大量的文物,为探索北京东部地区汉代以来的社会文化面貌、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密度和分布、丧葬习俗等提供了证据:“给大家展示一些我们出土的文物:这些都是东汉时期的,包括铜镜、铜勺;还有陶器,西汉非常典型的陶壶,陶俑也是栩栩如生,比如说有人、猪、鸭的俑,而像狗的种类就非常多,有的像腊肠、有的像土狗,有的是大尾巴狗。我再举个例子,比如说在这次考古工地,曾经对我们提取的66具古代人骨进行过鉴定,发现这66具人骨的腿都是O字型的,很有可能是墓主人在生前长期骑马形成的。”

  考古发现还表明,通州区至少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大量人口居住,在东汉时期更是社会繁荣、人口众多,是宜人宜居之地。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