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成都市华阳街道的城管以非法占道经营为由,扣押了辖区内百余辆违规停放的“共享单车”,此举引发舆论关注。不过,消息曝出不久,成都市城管委员会否定了华阳街道城管的执法行为,认为对于“共享单车”应按照《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进行管理,随后,相关部门又将扣押的“共享单车”退还。在不少关注“共享单车”的人士看来,成都市的这次“执法乌龙”反映了目前“共享单车”的治理困境。(11月30日《法制日报》)
成都市城管“执法乌龙”事件,于“共享单车”而言,可谓是又一次的高调出镜。不过,这次“共享单车”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虽然在外界舆论的一致声援和执法部门的反思改进之后,事态得以很快平息,“共享单车”也毫发无损,然而来自深层次的拷问却无法让人们平静下来。“共享单车”为何惧怕公共管理?“执法乌龙”事件能否为“共享单车”的健康发展敲响警钟?仔细捋一遍“共享单车”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要想让它健康发展,就必须筑牢平台、用户和社会这个“铁三角”,它们就如同单车的车架和前后两轮,如果哪一点上出了问题,轻则骑起来摇摆不定、费时费力,重则可能东倒西歪、人仰车翻。所以,“共享单车”要闯出一片天地,必须跟着“三步曲”的调子且歌且行。
“三步曲”之一,平台自强。任何一个平台都要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负责,提供“单车”产品和“共享”服务的“共享单车”平台亦应如此,当然“扬长避短”是不二法则。“扬长”即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加耐用舒适的单车和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这点我们不必赘述。相比之下,平台如何“避短”是公众更为关心的问题,即平台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技术手段、管理方案以及风险预警与防控等措施引导用户的行为,使“共享单车”更好地融入社会公共管理。
“三步曲”之二,用户自律。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很多时候让“共享单车”蒙羞的是骑行的用户。“随骑随还”和“无缝对接”是“共享单车”的最大特点,也是它能够同公共自行车叫板的最大资本,但是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前提,那便是用户高度的诚信和自律。就拿还车停放来讲,绝不能太过任性地“随心所欲”,你一个人的骑行方便绝不能以别人难以发现和苦苦找寻为代价。同理,你的随地停放也绝非一放了之,而不去管停放是否正规。另外,不管骑行与否,都要对自行车爱护有加,绝不能无端乱下黑手。
“三步曲”之三,社会“共建”。社会是“共享单车”赖以生存的土壤,而全民“共建”则是单车“共享”的最佳注脚。收费的“共享单车”在免费的城市公共自行车包围中异军突起,已实属不易,在平台自强和用户自律尚需时日的现实背景下,来自社会全民“共建”的力量就至关重要了,尤其是作为城管和交通等管理部门的“支招”和“协作”更是必不可少。引导 “共享单车”激活其活力因子,帮助其撇开流动性、机动性、随意性等“绊脚石”的羁绊,管理部门责无旁贷。对于公众而言,我们也不应置身事外,应给予充分的关注、理解和支持,这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姿态。
相信在“三步曲”的鼓舞之下,“共享单车”的强大会变为现实。(杨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