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肖中仁):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正处在深刻变局之中,美国大选、英国脱欧、质疑和反对全球化的声音渐起,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走势分化等。展望未来,中国应如何适应全球政治经济新格局,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在10日举行的第18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年论坛上,与会中外嘉宾就“全球变局 中国策略”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嘉宾们认为,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展走势分化,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相关机构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只有2.9%,贸易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马力也大大降低。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屠光绍还指出,作为全球化的一部分,跨境投资当前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从去年的数据来看,中国海外并购一方面增加很快,但是并购撤回,大概占整个并购案例的10% 以上,这个不能不说明我们遇到了外部的一系列挑战。当然也有内部的挑战,并购我们安全审查通过了,但是由于内部的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战略不清,方式不当,管理整合不了,管理也不行,另外我们人才也不足。”
谈到中国应如何应对当前的全球政治经济新格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认为,中国应积极促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用行动回应贸易保护主义,“特朗普先生说收45%中国产品的关税,TPP退了,应对气侯变化不干了,英国议会刚通过脱欧公投有效,争取(明年)3月底启动脱欧谈判,德法意大选会不会有变数?这种情况下中国要积极应对,你违反WTO规则,滥用关税壁垒,我们要准备WTO起诉的应对预案,但是我们更要主动作为。刚才讲到全球化要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应该积极去推。我们和欧盟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要往前推。对外资,我们要继续推进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要扩大服务业和制造业开放,中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回应保护主义。”
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又将如何应对?与会嘉宾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认为,未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反全球化”的浪潮只会加强,不会削弱,这就要求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把风险管理放在第一位,另外还要深耕中国市场,“第一,要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第二,要紧紧围绕“一带一路”这个是相对风险比较小的地方,而且又是容易执行的地方。第三要深耕国内,不要以为‘走出去’才是国际化,中国是最大的国际市场,占了中国市场就是占领了世界市场。所以深耕国内把根据地打实,外面受了伤,有点牺牲不会伤筋动骨。所以我们不要把国内市场仅仅作为国内市场。另外深耕中国,最重要的是坚定信心,要有定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从当年简单地到海外建厂,与国外企业联合求发展,到现在逐步转向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介绍说,他们在海外投资发展将近20年,在全球30个国家已有52家企业。如今,他们正在浙江舟山建设“中国-澳大利亚现代产业园区”,就是看好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潜力,“我们希望打造成一个自贸区,打造成一个高端动物蛋白及其食品的进口、加工基地和保税基地,整个亚洲的物流基地。在这儿进口和加工生产、销售,把中国的产品,澳大利亚的动物蛋白产品与中国市场结合,与亚洲市场结合,与全球市场结合,我想这就是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要求和我们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