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陈雨 任杰)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时,强调双向投资的作用,指出要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完善法治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开放领域,积极吸引外资。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正站在新起点上,明年将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更快步伐融入世界经济。
诺华制药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的知名制药企业。今年6月,该公司在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研发园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其继瑞士、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三个研发中心。该公司对外关系总监王鹏告诉记者,他们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的投资环境在不断改善。王鹏说,“政府部门和我们一直在沟通、磨合、改进,上海政府的服务意识起到非常好的积极作用。涉及到我们所有实验材料进口的监管部门,卫计委,检验检疫,海关,这几个部门都在不断推出改革措施,实际效果看有很大改变。我们进口的样本很多审批周期缩短一个月左右,这对我们的项目推进和全球同步很重要。”
中国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580家,同比增长7.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国际社会仍看好中国市场。联合国贸发会议调查显示,今年和明年中国继续位列最具前景的投资目的国首位。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日前以欧盟企业来华投资为例指出:“今年以来,来自欧盟28个成员国的全球知名跨国公司在中国追加投资规模,加大技术的投资力度,这表明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对超过13亿7千万人口的市场消费潜力是看好的。投资的增长行业分布非常广泛。超过一半的成员国在华投资无论是企业的数量还是实际投资的规模都呈现了增长。”
日前,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最新修订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与以往的目录相比,这份修订稿对外商投资的限制性措施减少了约三分之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陈凤英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向建立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迈出了更大步伐。她说,“我们已经把针对外资的限制减少到了62条,这意味着在往‘负面清单’方向靠拢,或者说限制名录变轻、变薄了。我们明显地在走向一个‘负面清单’管理。当然,(针对外资)还涉及准国民待遇领域的管理,这都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目标。”
数据显示,世界有70多个国家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政府规定哪些领域不开放,清单之外的领域外资都可参与。目前,中国对外资的管理采用《指导目录》模式,从本质上看,还属于政府审批制。但近年来,上海、天津等自贸区已经开始了外资负面清单制度试点。
陈凤英认为,修订后的目录将推进中国开展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政策透明度,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改革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她表示,“对一般制造业来说,我们已经对外开放了。现在需要开放的是制造行业的高端和技术性领域。我们列出了禁止或限制的目录,这样,全球跨国公司寻求进入中国市场时,就会一目了然了。事实上,已经在逐步走向负面清单。”
目前,中国将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贸试验区形成的19项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已在全国推广,还确定了12个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通过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吸引外商来华投资。
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明确,2017年中国将继续扩大开放领域,积极吸引外资。对此,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认为,这表明中国将为外商创造更稳定的法律环境,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她说,“我们国内营商环境,特别是法制化环境,包括国内消费,因为如果没有国内充足消费,投资者不会来,我们自己的企业也不会更积极主动地去布局。构建整体化的法制化环境,自己履行责任,只有这样中国在全球跨国投资中真正从大国走向强国。明年吸收外资我觉得还是积极向好的,明年的增长速度,我认为是比较乐观的。还是要看在整体的国际格局当中,我们主动开放的能力和改革力度。”
专家们认为,中国将通过进一步对外开放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同时与国外投资者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