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行人,口罩是标配。记者吴国强摄影
12月21日,郑州市一所校园因雾霾停课而空无一人。记者白周峰摄
核心提示|郑州市决定12月17日至22日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今天是最后一天。从愤怒抗争到悲哀无奈,这些天你是怎么“扛”过来的?与雾霾抗争的郑州人各有各的表现,那些细微的生活习惯都在慢慢起着变化。身在霾中的你我,同享一片天、同吸一口气。不论逃避还是隐忍,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代价。
接连6天超长预警,郑州人见识了许多“第一次”
“昨天我同事说,她家新房是开发商统一预装的新风系统,我赶紧上网补课,才第一次知道除了空气净化器,还有这个流行的新房防雾霾标配。”读者小悦说。
“20号中午,高中住校的儿子突然回家了,说是因为雾霾,学校停课了。这应该是郑州第一次吧,涉及高中的全面停课。”市民范先生说。
“由于雾霾影响,包裹可能延时,请谅解。”这样的物流状态,爱网购的读者刘女士还是第一次见到。
大河速递员工王林江,每天需要送100多件快递,耗时12个小时。在他那里,雾霾不是延迟的理由,却成了加倍操心和早点送完的动力,“快点送完,不是可以少吸几口雾霾嘛。再说了,雾霾大、视线不好,天一黑更困难,我得开着手机的强光骑电动车,也不安全。”为了打工赚钱,王林江从没考虑过身体,这次雾霾,他才第一次戴上单位发的防雾霾口罩。
以前,口罩并不是环卫工人必备的物品,而从近两年开始,口罩几乎成了他们的标配,每年发放两次,用来应对秋、冬季的雾霾天。连续几日的雾霾“爆表”,20日下午,3700多名环卫工人就收到了由金水区清扫保洁服务公司加发的8700个防雾霾口罩。
想给女儿教室装上空气净化器,学校却不同意
读者王女士是一个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最近一两个月的日子过得简直痛不欲生。
一个多月前,她上七年级的大女儿突患过敏性鼻炎,感冒,咳嗽,除了吃中药,每天晚上放学后七八点还要去医院做雾化。
半个月前,五个多月的小儿子咳嗽、流鼻涕、发烧,很快发展成肺炎,住了11天院。
连医院门都还没出,她的哮喘出现了复发迹象,因为还在哺乳期,她就赶紧开了中药和中成药。
眼看着刚有点好转,红警雾霾来了。“生不如死的感觉。”王女士说。
这仅仅是“兵来将挡”的被动接招。王女士说,郑州市中小学首次全面停课开始后,她坐不住了。
19日半夜,郑州市教育局下发《关于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停课的紧急通知》,决定自2016年12月20日至21日,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她决定主动“出击”。
从入冬天气变差开始,王女士就要求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的女儿必须戴口罩;她自己则小心翼翼地做好保暖,担心诱发哮喘;家里的空气净化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她还忙着跟女儿的学校沟通,号召家长一起众筹空气净化器,放教室里。“后来嫌众筹麻烦,家长们众口难调,我决定自己买一台,遗憾的是,学校顾虑太多,还要考虑各班级之间的平衡,这事就此作罢了。幸亏这两天放假,孩子就回家了。”王女士无奈地说。
在学校要不要装空气净化器的争论,去年在北京出现过。当时北京教委回应称,有的学校不具备电压电路条件,且空气净化器要求环境相对封闭,而教室课间必须通风,客观上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有一些学校称,不安装是怕会引发学生盲目攀比。甚至有学校在教室内做过测试,开了净化器以后,门窗密闭,PM2.5下降了,二氧化碳浓度却超标了。
(原标题:重雾霾来袭 女子想给女儿教室装净化器被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