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中国方案研究院执行院长 罗来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今年的经济工作,并对2017年经济工作进行部署。其中,在财政政策方面指明了未来的政策取向,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这次会议对财政政策的定调与既往的财政政策明显不同,以往的财政政策基本上着重于促增长或保增长,并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项目投资居多;而这次会议部署的财政政策则作了显著调整,强调三个发力方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
财政政策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最能够起到良好效果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新的经济形势,作出财政政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的决议,是促改革的有力举措。一方面,财政政策要对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为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具体任务制定出针对性更强、支持力度更大的财政性措施。另一方面,还需扭转不合理的财政措施。比如,对于低效产能和过剩产能企业,要取消财政补贴等维持企业继续运营的做法,要让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或者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进行破产清算。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需要大力度的财政支持。追求创新与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一项中长期任务,在短期内是无法完成的。但目前阶段需要财政政策进行支持,各个时期的政策支持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长远通道的创新机制和创新型经济体。其中,培育和发展高端产业是非常重要而又非常艰难的事项,我国将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是未来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制高点。虽然这些产业需要长时期的积累才能形成,但是目前阶段已经急需相关政策进行扶植,否则,就会错过最佳的产业启动期。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地提出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具有特别的意义。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也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之一,单独提出这项改革是为了强调当前阶段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重要性以及进行实施的决心。企业成本高的重要因素就是高税费负担。为此,降低税费将是财政政策进行调整的一项重大任务。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保障民生兜底,可谓是国家对实施财政功能的一种新提法。这一提法指明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另一个发力方向,即保障和加强民生建设。这次会议也指出,更好统筹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保障民生的财政政策方面表明我国的财政政策根据新常态发展阶段的需要正在进行适度的转型,表现为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这种转型的意义在于,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环境治理、生态文明等民生建设。这次会议进一步说明了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的趋势。
与此同时,我国的公共财政需求也是非常大的,最近的年财政收入增长约为10%,但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环境治理几项财政支出增速则达到20%以上。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快以及“十三五”规划中对社会民生与资源环境的高度重视,公共财政方面的支出需求也会进一步加大。因此,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满足民生需要的积极财政思路即公共财政思路,是对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建设需求的及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