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张意):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扶贫办27日联合发布了《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报告指出,1981年至2012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7.9亿,占到全球减少全部贫困人口的71.82%。由于中国的贡献,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提前了2年多达到了2014年的水平。中国使全球使用改良的饮用水源人口比例在1990-2014年间多增加了4.23个百分点,贡献了1990-2014年全球使用改良的饮用水源人口增量的45.6%;中国在提高人口期望寿命方面的努力,使全球平均的人口期望寿命多了1岁。
报告强调:“十三五”期间,中国扶贫形势比较严峻,面临着脱贫任务重、宏观经济调整、气候变化和不确定的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挑战。但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的国家财力、丰富的扶贫经验和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发展方式转变将成为新时期扶贫的积极因素。脱贫攻坚计划,既需要完成到2020年扶贫对象脱贫、贫困县摘帽和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任务,同时也需要谋划未来,为2020年后的扶贫开发建立可持续的制度奠定有利的基础。《报告》指出,由于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不一样,要根据致贫原因、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以及所在区域的发展环境、可利用的扶贫工具,因地制宜的选择脱贫方式,也就是精准脱贫。对于精准脱贫,中国社科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国宝提到,保证精准脱贫的财政、投资、金融、土地、人才和社会扶贫政策要进一步加强。另外,精准扶贫是扶贫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国扶贫开发的思想和方式的重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