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柳青):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2016年《公共服务蓝皮书》。《蓝皮书》指出,2016年公众最为关注的基本公共服务为医疗卫生和公共交通,而最为满意的公共服务为公共安全,对公共住房的满意度则最低。《蓝皮书》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应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大发展,以消费环境改善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2017年伊始,北京将迎来跨年雾霾天。在社科院发布的2016年《公共服务蓝皮书》中,医疗卫生和城市环境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一。《蓝皮书》主编之一,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副主任刘志昌介绍说,综合调查结果,课题组选取了群众最关心的交通拥堵、房价、雾霾治理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评价。
刘志昌表示,对这些热点问题调查结果较为典型地反映了目前公共服务领域仍然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从全国来看,对雾霾治理情况满意或是‘非常满意’的人数比例合计为33.09%,高于去年的28.06%,但仍低于选择‘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的人数比例,这个比例合起来是35.13%;第二个是房价调控,对房价调控的效果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只占37.27%,比2015年的40.63 %下降了3.36个百分点,而认为宏观调控政策没有遏制房价上涨的人数比例为40.43%;第三个是城市交通拥堵状况,2016年,有57.1%的调查对象认为非常拥堵或者比较拥堵,较2015年的调查结果上升2.77个百分点。”
《蓝皮书》显示,2016年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关注度排名前四位的依次是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住房。公众满意度较高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是公共安全和社保就业,满意度较低的是公共住房和公共交通。《蓝皮书》指出,综合2011—2016年的调查结果来看,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重点仍然应以医疗卫生、公共住房和公共交通为重点。
刘志昌表示,有必要继续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和公共服务供给结构调整,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在公共服务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总量、提高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满意度:“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能够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同时有助于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从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让居民敢于消费,不至于我们要把这个钱留着就医,留着将来花在教育上。”
此外,《蓝皮书》还建议,要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评价办法,强化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评价,高度重视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第三方评估,引入有资质和能力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进行评估,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重要依据,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