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施志平:我在西湖做志愿者很有荣誉感

来源:国际在线2017-02-08 16:07:30

  图片默认标题

  柳浪闻莺西湖志愿服务微笑亭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章李夏子):1月27日,正月初一。早上9点的太阳还躲在云层背后窥望,早春的微风吹起来还有一丝丝的凉气。西湖边的游人此时显得有些稀稀拉拉,大多数人只是漫步,偶尔有一两辆景区的游览车经过,也不像往常一样用喇叭大分贝地喊着“车来了,注意避让”。西湖在这个时候是淡妆的西子,宁静的,不动声色的。 

  “风一吹,柳叶飘起来,像波浪一样,偶时能够听到黄莺的鸟叫声。”描述的就是位于西湖东南岸,供市民和游客休憩、观赏的大型公园——柳浪闻莺。柳浪闻莺景区的西湖志愿服务微笑亭,就在公园入口的不远处。一方木色的小亭子,亭子里整齐的摆放着景区地图,介绍西湖的各种册子以及荣誉证书,除此之外,还能看见几把椅子,雨伞,和应急的医药箱。今年已经65岁的施志平,就是这个微笑服务亭的志愿者之一。在他的眼里,西湖就是杭州的根和魂。施志平说,自己已经在西湖景区当了5年的志愿者了,一开始是在花港观鱼和雷峰夕照景区当志愿者,现在固定在柳浪闻莺景区,“现在基本上固定在柳浪闻莺这个点。以前我在花港观鱼啊,雷锋夕照那里都参加过(志愿者)。因为本身我们这里流动性相对来讲比较多,从这个服务亭到那个服务亭。看人员配备如果有需要的话就是过去。也并不是说一定在这里,也不是这样。”

  图片默认标题

施志平接受记者采访

  施志平说,自己原先是下海经商的商人,退休前一直在深圳打拼。5年前退休,处理好深圳方面的事情,就回到了家乡杭州。跟大多数退休的老年人不一样,施志平回到杭州后并没有选择享受相对清闲的退休生活,而是还想发挥余热,做一些公益事业,“这里呢其实也有一些小故事。我是12年1月29日,正好是13年的大年三十,我把公司事务处理完了以后回来。回来以后过春节。过完春节以后我就去报名(志愿者)了。没报名以前,我跟家人也在探讨这个问题,因为回来不可能闲着。闲着的话对自己的身体也没什么好处。也有很多的杭州朋友,来看我,要拉着我跟他们一起合作(生意),我跟家里人说生意肯定是不掺和了,掺合了那么多年了,打拼了有20多年了,也累了。我想做一些其他一点什么事,最好的公益方面的。我家里人还挺支持的。他们说可以啊,你去当西湖志愿者。”

  2016年9月4-5日,20国集团峰会在杭州召开。施志平在此期间也作为志愿者参与到了G20杭州峰会中。他回忆说,这次大型的国际会议对他自己,对杭州来讲都是很难得的机会。G20峰会不仅仅向外界展示了杭州的志愿者队伍,同时也展示了杭州这座城市,“所以这几天我个人的感触,G20以前跟后G20这两个阶段,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效应。现在就是整个都市文明程度的提升,也是G20的一种“遗产”。很多外地的游客都感到很惊讶,杭州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很多地方的人就直截了当说,我们就做不到这一点。这个就是围绕G20,G20以后杭州文明程度的一个(变化)。这个程度并不因为G20的结束而结束,而且还在延伸,而且做的更好,更美。这点我作为杭州人的话,确实有自豪感。所以为什么说G20对杭州是个契机,是个机遇,道理就在这里。”

  据施志平介绍,在G20峰会期间,为更好的展开服务,西湖志愿服务微笑亭的志愿者们都参加了一系列的培训,“有礼仪礼节,英语(的培训),名胜区管委会统一组织大家参与一系列的培训。G20,我是9月1号到6号,我也是在这里(西湖微笑亭),负责为国外国内媒体提供帮助。游客也有,量比较少,市民也有,市民在管控区允许范围内能进来(西湖景区)的。也是跟日常的服务(差不多)。”

  图片默认标题

志愿者解答游客询问

  施志平说,现在的西湖志愿者服务总队里除了他们这些退休人员外,还有好多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有的是外地来杭州务工的,有的是“新杭州人”,他们都是在周末或是节假日的时候来西湖景区做志愿者。提起这些年轻人,施志平显得很谦虚,他坦言,他们的思想境界要比自己高,“我老在想,在他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他们现在三十多岁,四十多岁,都还在工作,利用业余的时间,礼拜六礼拜日,节假日,来参加公益活动。那么我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我在干什么,那说明从他们身上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吸取。三十几岁四十几岁我还在“唯利是图”,我还在挣钱,当然挣钱也是合情合理,也是合法的,也要养家糊口。但起码我没想到要投入到做公益这一块,这一点上,他们境界要比我高出一大截。”

  5年的志愿服务经历让施志平感悟到了很多,也让他对自己的家乡杭州有了新的认识。一方面,杭州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令他感触最深的,是杭州这座城市的精神状态。他说:“打个比方,我不说远的,就说景区里面的抽烟的人少了,丢垃圾的人少了,不管小孩还是大人,都自觉不自觉的,丢垃圾的话都是首先找垃圾桶。最起码不随手丢了,如果说找不到或者没有的话,可能会随手丢,但最起码有这个意识,“垃圾要丢垃圾桶里”,(游客)首先要找垃圾桶。这是一个。第二个,即便是抽烟的话,抽完的烟蒂不直接丢垃圾桶里,把明火灭了以后再丢进去。从这些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的细节你去观察,观察到你就能感觉到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在提升。”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施志平说,在政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自己想把志愿者这份工作继续持续下去。他希望通过志愿者们的行动,能够感染到市民跟游客,以文明换文明,把西湖建设的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