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7年1月23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新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图片来源:东方IC
国际在线(实习记者 吴佳怡 记者 黎萌):发起至今已有15个年头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在特朗普上任签署总统行政令退出后,前景已极为暗淡。失去“群主”的TPP前途未卜,对此不死心的日本有意扛起大旗,而澳大利亚总理日前更是提出了邀请中国加入的建议。那么中国是否应该接受?其他成员国可能的态度是什么?加入TPP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2月9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总部发布研究报告《中国外交进入新方位,可考虑加入TPP》。报告执笔人,CCG主任王辉耀认为,时代促使中国外交进入了新方位的历史时点,加入TPP可以成为中国目前经济外交的重要抓手,中国应把握时机尽快加入TPP。报告另一执笔人CCG秘书长苗绿博士也持相同看法。
报告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加入TPP的必要性和当前机遇:主动加入填补美国退出后的空间,不仅有利于“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构建和更全面的区域经济安排,而且有利于凝聚儒家文化圈,促进亚洲一体化,进一步展示中国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世界共同繁荣的决心。
想当初TPP签署协议但没有包括中国时,国内不少专家学者曾表达过不小的担心和失落感。2015年10月30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在京举办“海归季谈”研讨,多名受邀嘉宾就发出了“TPP好大于坏,中国未来肯定要加入”、“它对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一定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TPP看作是用来对付中国的”、“中国应该非常积极地参与到TPP谈判中去”等呼吁。
有分析认为,建议中国加入TPP的声音,原则上对中国来说还是好的,体现了中国要做全球化推动者的决心,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是针对中国一旦同意加入TPP及后续可能出现的结果,部分学者表示了担忧。
中国在本世纪初加入WTO之后,在贸易上将原有发达国家的高利润产业阵地逐步击碎,改写了世界经济的原有规则。表面上看,竞争只是来源于不同企业的产品比拼,但是其实质反映的是人力与智力成本的比拼,以及一个国家公民的拼搏精神,中国产业升级给美国整个经济环境带来一定冲击后,TPP作为后博弈制衡的经济手段之一,进入了美国的视线。
从TPP的提出到落实,涉及的国家众多,国家间的试探与博弈,国内领导人与国民利益的纷争与妥协,以及逆全球化趋势下的贸易保护主义,这些都是其推动缓慢,甚至已经基本死亡的现实困境。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构想,TPP是亚洲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手段,企图以此孤立和遏制中国,从规则制订到价值观体系,都有拒绝中国之意,所以中国即使现在选择加入TPP,也会受到日本等国家的反对,而且条约也需要重新谈判来制订。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倪月菊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上台后,从其目前出台的政策看,以双边贸易协定取代多边协定的可能性较大,不仅TPP夭折了,美欧的TTIP也将停滞不前,在客观上缓解了中国的压力,给中国提供了战略机遇期,尽管澳大利亚提出欢迎中国加入TPP,但中国没必要马上加入。“美国退出后,日本也会发生摇摆,其参与的前提条件没有了,态度也会发生转变。以前也说过,事实上TPP主要是美日之间的FTA,美国不在其中,日本又不积极的话,其重要性也极大削弱了。另一方面,按照目前的高标准加入,中国仍有困难,如果标准降低,那么中国目前与TPP成员中的多数都有双边协议。”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讲师颜震认为,如果中国有意愿加入TPP,长期谈判所做出的牺牲和让步,不一定换来对中国利益有所帮助的结果,而且TPP原本作为围堵中国的经济政治工具,美国退出后其框架已经松散,中国的加入对缓和国际关系助益不大。“中国目前并不能完全取代美国的位置,而且和TPP其他成员国的契合度不够。经济共同体带来的好处,必须基于各成员国关系的足够紧密。”
中国正在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定和“一带一路”的构建进程,倪月菊称,“中国应一边加大力度,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扩大朋友圈,另一方面进行内部经济结构的改革和升级,加大对接未来国际经贸新规的改革和试点,以不变应万变。”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教授王文奇对国际在线表示,经济共同体带来的好处,必须是实打实的,对政治和文化的好处只是属于幻想式的推论,在面对经济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对比拉美一些名存实亡的经济合作组织,在TPP未来是否存在都是问题的时候,中国最好是“让大家在同一个谈话里营造良好环境,稳住步子,发展自身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