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来源:国际在线2017-02-15 15:48:27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柳青):过去五年,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持续推动高新技术攻关和重点产业升级,积极打造产业化载体和环境,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中国科技部表示,“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完善科技政策供给,强化新一代高新技术攻关,优化国家自创区、高新区布局和发展,着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和高效率的创新体系。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也直接影响创新供给水平。中国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15日介绍说,过去五年,围绕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加强攻关,突出重点,中国形成了一批“高、精、尖”的重大科技成果,以点的突破带动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和部分应用领跑全球,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世界首台十亿亿次超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居世界之冠,羲和系统打通北斗应用最后一公里,实现米级广域室内外无缝精确定位,在国内40多个城市应用。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卫星成功发射,使我国痕量气体卫星遥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显著提升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话语权。”

  “十二五”期间,中国持续推动高新技术攻关和重点产业升级,积极打造产业化载体和环境,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取得新进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阴和俊表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加速形成,科技支撑产业升级取得新成效:“2016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万辆,同比增长60%以上;国内LED照明产品销量超过35亿只,其中推广应用LED路灯2600余万盏,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LED照明产品生产基地和应用市场。首个覆盖脊柱全节段的微创手术机器人获医疗器械注册证,完成2000余例临床手术。首枚金属3D打印人工椎体获医疗许可,成功应用于大跨度椎体重建手术。”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的重要平台。科技部表示,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区共有146家,依托实力较强国家高新区建设的国家自创区共有17家。“十二五”期间,146家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长速度;2016营业收入预计达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武汉东湖、湖南长株潭、四川成都等国家自创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数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秦勇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按照“东转西进”的布局设想,继续优化布局国家高新区和自创区,并着力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继续稳步推进省级高新区的升级工作,突出产业政策,强化在中西部的布局。加强发达地区高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新区的合作对接,实现协同发展。”

  2016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截止目前,中国众创空间数量超过4200家,与3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加速器形成创业孵化服务链条,服务创业企业和团队超过40万家,培育上市挂牌企业近1000家,提供180万个就业岗位。科技部表示,“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强化对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的服务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的支持,出台引导和激励更多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来创办众创空间。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张志宏说,还将继续完善科技支持政策供给:“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面向创业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大数据信用贷款、融资租赁;完善创业企业和创业投资税收的鼓励政策,积极促进包括商业天使、机构投资者等各种资金能够进入创业投资领域;积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分类管理、试点示范等方式,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行业准入门槛,为新模式新业态下的初创企业发展营造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科技部表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目前,已研究编制了9个高新技术各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对能源、信息、空天、制造、交通、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科技创新及国家自创区、高新区发展进行了战略布局。以构筑国家先发优势为中心任务,以重大项目、重要平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为抓手,着力强化新一代高新技术攻关,力争在重要高新领域赢得战略主动。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