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热点解析】精准扶贫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佳途径

来源:央视网2017-02-27 19:55:35

  中国最大的国情是13亿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这其中贫困人口是中国经济乃至政治要攻克下来的战役。经常讲的扶贫攻坚就是这个道理。在全球第一人口大国打好脱贫战役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没有超常的思路、措施、谋略是绝对不行的。

  这几年中国脱贫速度与质量双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秘籍”—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 “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 的重要指示。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6月,习近平在贵州省考察时再次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 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长期以来,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过去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

  从经济学上讲,精准扶贫是对扶贫对象、扶贫资源进行优化,是着力提高各类各种扶贫资源配置效率效果。精准扶贫完全符合经济学原理最佳最高效配置资源的要求。中国的精准扶贫已经形成了一套方法论的成熟操作体系。表现在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方略上,即: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从2013年11月初次提出这个重要思想到目前,中国扶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2016年,中国超过1000万人告别贫困。意味着“十三五”脱贫攻坚首战告捷。“1000万”这个数字背后,是中国贫困家庭摆脱贫穷的实在收获与喜悦。2015年,中国明确到2020年的减贫目标——“未来5年,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仅这个数字,就相当于许多国家现有的人口规模。照此计算,每年脱贫人数不少于1000万。

  回看历史,以7亿多贫困人口为起点,中国在这场战役中已经艰苦奋战将近40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7%。

  望眼全球,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又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快、这么大规模的减贫。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仅中国一个国家的脱贫人数就占全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三。海外媒体表示,中国给全球提供了教科书般的扶贫帮困案例。各国领导人将继续落实联合国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然而,中国的经验无疑不容忽视。

  面向未来,到2020年,中国现存几千万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有目标、有思路、有举措,在这场世界范围内的脱贫战争中,中国有精准扶贫的“秘籍”,必将成绩斐然。(作者 经济学家、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余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