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委员:学前教育困局究竟怎么破

来源:人民网2017-03-03 13:03:02

  朱永新委员:学前教育困局究竟怎么破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将于3月3日在京开幕。作为最重要的民生领域之一,教育话题每年都是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针对近几年百姓最为关注的学前教育话题,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请来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听听他有怎样的思考。

  记者:在您看来,目前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朱永新:“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真正教育的开端和基础。但是,在我国漫长的体制改革过程中,学前教育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成为突出的教育短板。

  民进中央在湖北、山西两省做了调研,收集了其他9个省的材料,开展了专题研讨。在此过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近年来经过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的规模、发展理念、办学水平等都有明显进步,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对办好学前教育的强烈期盼,意识到进一步发展学前教育,面临着诸多现实困难和瓶颈制约。

  目前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注重“广覆盖”忽略“保基本”。“国十条”提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在地方的执行过程中,倾向于“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消耗了财政经费的大部分,集中了软硬件优质资源,而又收费极低,比如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每月收费900元,湖北某县一级幼儿园每学期仅收费900元,大家挤破脑袋都想进公办园。大批支付能力弱的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低收入家庭等弱势群体的子女,作为政府应该重点保障的群体,65.44%只能无奈选择民办幼儿园,难以享受到公共财政的普惠。

  二是注重“求速度”忽略“保质量”。“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学前三年毛入园率2020年应达到70%,但目前已达到75%,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20年应达到85%,比规划纲要的目标超出了15%。超常规发展的同时质量下降明显。如目前学前教育的教师70%没有资格证书,45%学历不达标。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教师培养远远跟不上幼儿园发展的速度,必然会降低学前教育整体发展的品质。

  三是注重城市而忽略乡村。目前学前教育的城乡差距有扩大之势。农村学前教育比例远低于城市,特别在中西部地区,普惠性幼儿园数量非常少,民办园比例过高。甘肃58个贫困县毛入园率52.30%,西部农村地区非普惠性民办园的比例高达67%。我去年去国家级贫困县洛宁,全县只有一所机关幼儿园是公办园。

  记者:对此,您有怎样的建议?

  朱永新:第一,加大投入,重点发展农村和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占财政经费的10%左右,我国的学前教育经费占总比例3.5%左右。从学前教育的收益研究以及现代脑科学和心理科学的研究来看,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收益率是最高的。建议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争取达到6-7%左右。增量部分按照“保底线,保基本”的原则主要投向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

  第二,探索学前教育免费一年的新机制。从国际经验来看,将义务教育向下延伸一年的做法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我国台湾地区已经推出国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的K计划,澳门特区也从2006年开始将免费教育下延至学前1-2年。与其全面出击,快速扩大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不如重点突破,确保学前教育一年的品质。可以先不提义务教育,而是实行免费教育。尤其是在农村,可以与小学建设一并考虑。

  第三,创新学前教育教师培养与聘用机制。鉴于学前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教师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不足,编制的限制又让大部分幼儿园公办幼儿园聘用了许多非编教师,导致非编教师同工不同酬的问题非常突出。建议创新我国教师编制的管理办法,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教师聘用机制,真正实现同工同酬。

  第四,制定科学评价标准,引导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办好学前教育”,这个“好”要有具体标准,否则教育行政部门和办园者都无法监管,难以实践,也难以让人民群众满意。

  学前教育是人生之根。必须把学前教育放到国家教育体系中统筹安排,用创新的思路,突破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局。(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 赵婀娜)

  (原标题:朱永新委员:学前教育困局究竟怎么破)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