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加强有效制度供给 推动结构性改革走向深入

来源:国际在线2017-03-06 10:21:43

  图片默认标题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结构性改革是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经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总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在这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提质增效上,增长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

  2016年是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初始之年。一年来,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

  2016年,作为去产能重点领域的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分别超过6500万吨、2.9亿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通过支持农民工在城镇购房,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房地产去库存取得积极成效;采取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发展直接融资,实施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等措施,工业企业去杠杆有一定进展;实施减税降费、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下调用电价格等举措,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大补短板力度,办了一批当前急需又利长远的大事。

  同时,着眼于提高供给质量、改善供给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也做“加法”,既重视存量调整,也重视增量改进,在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两方面同时发力。一是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2016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51.6%,继续保持了上升的势头;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二是新动能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明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不仅让“双创”活动方兴未艾,也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出现了一批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试验室、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等为标志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成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有效制度供给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呈现增速换档、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三大特点。增速换档相当程度上是我们的主动选择,是为了给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腾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既有周期性的,也有总量性的,但主要是结构性的;结构性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鉴于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中高端供给,解决无效供给、低端供给过多的问题,进而推动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果说“三去一补一降”是近期的重点工程,化解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那么,有效制度供给则是立足长远的保障工程,其要义在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释放制度红利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市场活力,挖掘市场潜力,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6年,在有效制度供给方面,政府办了不少具体实事,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比如,在提前完成本届政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目标的基础上,又取消165项国务院部门及其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清理规范192项审批中介服务事项、220项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再如,“营改增”全面落地,深化资源税改革等等。这些举措,有助于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和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相匹配,提高制度供给的有效性,成为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绩单中的重要得分项。

  有效制度供给的实质是全面深化改革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归根结底,就是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用好政府这支“看得见的手”,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以有效制度供给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清单包括: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抓好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以及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

  这些改革任务,当属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内容,具体体现了有效制度供给。一方面,做好“减法”,如政府职能转变、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企国资改革、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重在减少行政干预,增强市场活力;另一方面,做好“加法”,如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在补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实现经济社会平衡发展。

  如果将“三去一补一降”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硬”的一面,那么,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有效制度供给则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软”的一面,两者搭配,且更加重视“软”的一面的建设,才能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张德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