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3500万儿童在“流动” 随迁子女教育如何破题?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7-03-28 16:32:56

  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 阚枫)根据相关调查数据,在中国的流动人口中,17岁以下流动儿童的规模超过3500万人。28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正向学前教育和初中后教育两端延伸。

  中国有多少儿童在“流动”?

  ——总规模超3500万 广东等省份较集中

  这份报告名为《流动儿童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担任主编。报告总结了2016年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中国流动儿童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截至2015年10月1日,中国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约为2.47亿,在这些流动人口中,随父母迁徙生活的儿童更是一个特殊群体。相较与“流动儿童”的概念,在舆论中,这些孩子多被称为“随迁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或者更通俗的“打工子弟”。

  中国的流动儿童有多少?上述流动儿童蓝皮书援引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17岁以下流动儿童的规模为3581万人。

  分省域来看,2010年中国流动儿童的地域分布为:广东省(408万人)、浙江省(280万人)、江苏省(214万人)、山东省(194万人)和四川省(191万人)分列流动儿童总数的前五位,上述5省流动儿童总数达1287万人,占全国流动儿童总数的35.94%。

  随迁子女面临啥教育问题?

  ——学前教育缺乏统一管理规范 异地中高考需求强烈

  这份报告称,中国大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正向学前教育和初中后教育两端延伸。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实际需求在城市管理中极易被忽视。初中后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家长迫切要求开放高中教育、要求参加异地中考和异地高考的诉求日益强烈。

  在学前教育方面,报告称,目前中国尚未制定全国统一的有关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的管理规范,也未将其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前教育机会难以得到保障,学前教育品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在异地中高考方面,报告引用了中国科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政策所课题组2013年至2015年的专项调研数据。这份调查显示,选择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是随迁子女的主要诉求。从初中随迁子女来看,58.2%的省内跨县流动学生、51.8%的跨省流动学生明确希望能接受义务教育后的教育,其中有40%以上的学生明确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然而,现实中这一群体继续接受教育的情况却不乐观。

  对于随迁子女的求学需求,报告称,各地虽开始实行积分入学、积分入户的居住证制度,从实践情况看,现行积分制入学管理的可供学位数远远不能满足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主要面向的是高学历的优势人群,低学历、低收入的农民工阶层尚难以受惠。

  流动儿童的教育如何破题?

  ——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推进高考改革

  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份报告称,流动儿童教育仍存在一些整体性和深层次的政策问题,亟待用改革性和创造性的思路加以解决。

  这份流动儿童蓝皮书建议,各地应突破计划控制的思维定式,通过科学地预测人口,调整城市规划,增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给,顺应人口流动和快速城市化的大趋势;扩大城市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简化和降低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

  在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方面,报告建议,加大省级统筹,建立以流入地省级政府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体制;发展普惠性民办学校,改善和规范农民工子女学校;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重视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完善积分入户制度,撤除将居住证与连续社保挂钩,实质性地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对于异地中高考的改革,改善和促进随迁子女异地中考,应加强教育需求情况调研,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科学预测流入地接纳“容量”,进行前瞻性规划,系统评估异地中考利弊情况,不断改进高中阶段招生政策。

  报告还提出,要根本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从长远来看,必须深化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即打破现有的分省按计划录取制度,实施基于全国统一测试的高校自主招生的新制度,高考从现在的计划高考变为自由高考,学生可自由选择报考学校,也就不存在异地高考问题。

  (原标题:中国超3500万儿童在“流动” 随迁子女教育如何破题?)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