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一直备受市民关注,地铁工人24小时的连续作业,每天济南轨道交通建设都有新进展。4月6日晚上,记者来到中铁十局济南轨道交通R1线的施工现场,走入在地下20多米施工的地铁盾构机,记录下济南市轨道交通R1线施工隧道中地铁工人的真实生活。地铁盾构机分为三部分,前面是刀片负责挖掘、拼装管片、中间是驾驶室、后面为盾构机提供各种后勤保障。图为电瓶车司机,负责为盾构机运送物资,把隧道里的泥浆运送出来,每掘进1环(1环等于1.2米),泥浆能装3节车厢。(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据中铁十局济南市轨道交通R1线盾构总调度张昌胜介绍,正在施工的济南轨道交通R1线济南西站到大杨庄区间是1230环(一环等于1.2米),目前已经完成了1270环。每天单班12个小时最快速度是15环,也就每天能掘进18米。在长达96米的盾构机中,张昌胜要时刻注意设备的具体情况。(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挖掘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在城市地铁施工中非常重要。在济南西站下施工的“前进一号”盾构机,长96米、有两层楼高,造价不菲,如此昂贵的大块头在没有光亮的地下行走掘进给开动它的司机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各部门注意,各部门注意“前进一号”开始启动。中铁十局济南市轨道交通R1线盾构总调度张昌胜在这个两名米的驾驶室里发起盾构机掘进指令。张昌胜开玩笑说:“地铁隧道掘进是很辛苦的,我今天31岁,但由于经常加班,很多人都说我像51岁。”(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盾构机机头有两个舱门,右边的是主舱,左边的是救生副舱。(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救生舱内的老式求救电话,救生舱内有减压装置、供暖装置,地底环境十分复杂,作业有一定风险,一旦发生情况工人可以逃到救生舱等待救援。(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在这两平米左右的驾驶室里,四块显示屏时刻显示着盾构机施工区域的情况和运行参数,操作台上有20多个按钮,盾构司机通过这些按钮指挥这个大家伙在地下穿行。(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盾构机每掘进1环,后面的工人就要抓紧安装好管片。(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据了解已经打通的济南西站到演马庄区间是1020环,从济南西站到大杨庄区间是1230环。据张昌胜介绍:“每天我们单班12个小时,最快速度是15环,也就是将近18米,今天白天已经掘进了9环,今天晚上按照现在的进度来说8、9环是没有问题的。除了在驾驶室里指挥调度,盾构司机还要负责测量管片的间距”。(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地铁工人告诉记者,正在挖掘的隧道里面因为空气不太流通,是很热的,到了夏天,一天能喝10几杯水。特别是机器一开动“我们都想光着膀子干活”。(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因为离地上卫生间比较远,在地下施工现场都设有这样的简易厕所。(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前进一号”盾构机是从2016年8月从济南演马庄始发,到今年2017年2月28号济演区间贯通,到现在已经挖1020环(一环相当于1.2米),济演区间中街经过了济南西,中间经过了一个240米的站台。在这期间,要把盾构机全体拆卸,调出地下,在再济南西站的南区再重新组装,组装之后再次始发,以大杨庄为终点,中间经过了济南泉脉、建筑、还有济南西站送站的匝道桥。(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每天早晨6点起床洗漱、吃早餐、开安全会,7点准时下井……中铁十局济南市轨道交通R1线盾构总调度张昌胜不断的重复着这样的工作。“盾构机一旦开工,就需要24小时不间断作业。”张昌胜说,两个盾构司机需要两班倒,早上7点到晚上7点、再从晚上7点到早上7点。工作时间包括吃饭,都要在工作岗位上。(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张昌胜说:“ 我们100来号兄弟在这里奋战,从济南轨道交通R1线济演区间,到济南西站大杨庄区间,从去年8月份到现在,已经是七八个月了,后面我们还会进驻济南地铁R2线,继续奋战,来为我们济南地铁做贡献。图为隧道里的工人。(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
张昌胜从事这个行业已经15年了,从2002年在广州地铁2号线开始工作,到今年已经有8个年头没有回家过年了,包括今年清明节都没有回去。一直在工作这里,所以说有点愧对家庭。每一次换一个项目工作的时候,都会接着老婆孩子来看看,也是弥补一下作为父亲、作为丈夫、对一个家庭的一个补偿而已。但是为了国家的地铁轨道交通的建设,牺牲小家,而造福济南轨道交通,缓解城市的压力做出贡献,还是比较值得的。每天晚上,老张都会给老婆孩子打电话报平安,问问孩子的情况。(记者 白少光 郝爱印 通讯员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