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10000米:“愚公”黄大发凿出“生命渠”

来源:国际在线2017-04-18 13:14:06

图片默认标题

大发渠。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王洹星、李俊)36年,13140多天,对于很多人来说,可以完成很多事,但在中国西部的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一位名叫黄大发的人却只干了一件事,在300米高上悬崖上开出了一条万米水渠。今天,我们来说说黄大发和这条渠的故事。

  正值春耕时节,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一片忙碌,村民徐国太从田边的蓄水池中取水浇灌刚长出来的秧苗。他说:“稻田里种谷(稻)子养点鱼,今年养的这个鱼预计能产2000多斤。” 眼前的好光景让徐国太很感慨:“以前我们这个地方有个顺口溜就是,干包沙(玉米)梗死人,要吃大米饭,只有三十晚。”

图片默认标题

大发渠现状。

  徐国太说的“以前”是1995年之前,那个时候,当地的条件只能种点玉米,村民每天吃的也是玉米,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买一点大米,煮一点米饭孝敬家里的老人,有的人家只能煮点米汤来孝敬老人。贫穷是每个团结村人时时刻刻都要面对的问题。多年来无法摆脱贫困的原因,除了山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外,最主要的是没有水。村民黄彬凯告诉记者:“村民为争水打架是常事,干,大家争水吃,挑水大家就争,没水的就干架,没水吃了嘛!这个地方就是不好找老婆的嘛!打光棍的多了嘛!人家说我们这里干旱,没有水吃!”

图片默认标题

大发渠源头。

  改变的曙光出现在50多年前的1959年,那一年,一个名叫黄大发的小伙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老百姓选成了村干部。修渠引水是这个年轻人上任后的第一个念头。

  黄大发说:“老百姓信任我,在村里我要帮老百姓干几件事,我首先想就是穷啊,缺水,那么我先把水搞通。”

   黄大发不是第一个想把水搞通的当地人,实际上,水源离团结村并不是很远,但是要把水引到村里来,就要修渠,要经过3座大山,3处300米高、400米长的悬崖。几百年来,村民只能“望崖兴叹”,依旧过着靠天吃饭的苦日子。

  黄大发是第一个带领大家真正开始修渠的人,测量靠竖起几根竹竿用眼睛瞄,没有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因为不懂技术,不知道什么叫导洪沟、分流渠,洪水一来,刚修建的渠就被冲得七零八落。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团结村。他说:“修了十几年,修不来,水来不到。”

  村民们不再支持修渠了,黄大发修渠努力失败了,然而修渠引水的梦想一直深埋在他的心底。他说:“每天每时都在脑里想,到底哪天才能实现我修水渠的愿望老百姓才能吃上大米饭。”

图片默认标题

记者探访大发渠。

  失败让黄大发意识到,要想修渠,首先要有技术。在53岁的时候,黄大发被抽调到一个水电站工作,在那里,他用3年时间学习、积累了大量修渠知识。

  56岁时,黄大发回到了团结村,作为村里负责人的他想带着大家第二次修渠。修渠需要钱,他动员大家拿些钱来把渠修好。这次,很多人反对他。有村民说:“修第二道沟的时候,他去收这个集资款,我们有一部分群众就(说)第一道你都没有修通第二道你还修得通吗?我们就不集资。”

   为了筹够资金,黄大发挨家挨户去沟通,说服,最后虽然还是有人质疑,但急于想摆脱现状的村民们还是尽自己所能资助新的修渠工程。当地政府也在资金和技术上提供了很大支持。

  虽然过了几十年,修渠仍不容易。参加修渠的村民王正明说:“如果没有信念,这条渠是修不通的。筑坝都是完全用人工抬石头,石头大的有七八百斤,千把斤的,这些都是人抬。修水渠的沙都是人背,水泥也是一回回背过来的,那时没有马路,就是凭人。黄支书那时老了,炸药他都要一起背。”      经过大家3年不懈努力,渠终于修通了,水来了。

  有了水,团结村变了,旱地变成了水田。村民们不再为吃米、找媳妇而发愁了,还搞起来种植、养殖等致富产业,村里的孩子也安心学习,百余户人家的村子竟然走出了三十多位大学生。黄大发说:“水过来了,现在我们要奔小康。”

  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村民们把这条改变他们命运的水渠叫做“大发渠”。

  如今,已经81岁的黄大发有时会去水渠看一看,在他的身后,是充满生机,绿意正浓的层层梯田。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