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左二)、Raindog电影公司(英国)CEO盖德·都赫提(右二)、塞尔维亚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右一)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维):正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17日举行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包括英国知名电影公司创办人盖德·都赫提和中国导演陈凯歌在内的多位国内外电影人齐聚一堂,讨论中外电影合拍政策,研究探讨国际间电影合作的有效机制。多位电影人表示,讲好故事是拍好电影的核心,好剧本能天然跨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隔阂。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电影银幕数量超过43000块,成为全球电影银幕最多的国家;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492亿元,城市院线观影人数人次达13.72亿。越来越多国际电影人关注到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中外合拍片的形式也越来越普遍。2016年中外合拍影片73部,占到国产影片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不少合拍影片赢得了市场和观众的认可。在2016国产片票房排行榜前10名中,就有4部中外合拍片,分别是《美人鱼》、《功夫熊猫3》、《绝地逃亡》和《长城》。
美国电影协会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在17日举行的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表示,预计中国的票房今年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未来两年甚至有潜力超过北美市场。经验表明,中美电影人合作能够让两国电影行业双双获益。克里斯托弗说:“2016年,中美两国的合拍片《功夫熊猫3》在票房上获得了十亿人民币的好成绩。今年,更多国际电影公司相信还会有大手笔的制作进行呈现。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乐观地认为,美国的电影和中国的优秀影片一起,必然会推动中国票房的持续增长。这些年复一年的票房传奇,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已经充分证明,这种合作是有利于两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让两国电影行业双双获益,所以我们也已经意识到了,不管对于中美两国来说,还是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走合拍片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王道。”
中外合拍片前景喜人,但合拍过程往往并非一帆风顺。合拍电影要跨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障碍;要服从和尊重不同国家的法律、经济、社会层面的规则;要协调不同习惯的电影人的工作节奏和方式……针对这些难题,英国Raindog Films公司创始人盖德·都赫提表示:“第一是要有好故事,这个故事一定要跟参与拍摄的国家有文化的联系。第二是找到合适的伙伴来做合拍,建立起互信,大家才能诚恳地进行交流。第三点要选择好合拍目的地,要言之有物。把剧本转化成中文或其他语言,并不仅仅意味着语言的转化,很多时候是需要本土的剧作者和电影人来重新创作,既要还原剧本的精华,还要保证文化的共识可以建立起来。”
Raindog电影公司(英国)CEO盖德·都赫提
在场的所有电影人不约而同地强调,只有一个好的剧本才能够激发电影人的创作热情,才能够天然跨越文化障碍。那如何才能跨国界讲好一个故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谈到了好电影的通约性:“相互之间要关注电影文化的相关性,或者这种相关性我们有时候在讨论的时候,爱用‘通约性’这个词来表达:比如说对一个人命运的关注,或者是对于情感的守护,或者对于弱者的照顾,对于女人的尊重……所有的这些实际上在文化当中都有通约性,不同民族、不同的国家建立一个文化的通约性的电影也很重要。”
在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看来,要制作好一部合拍片,或许跟经营一段婚姻有相似之处,相知、相亲、相爱才能成功。他说:“我认为制作合拍电影有点像是一桩婚姻,双方都应该是坠入爱河的状态。如果他们相爱,他们就会对制作这部电影同时贡献自己的想法,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驱使我们制作合拍片,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最后肯定是合作不成的。”
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宁指出,目前,中国电影制作力量还年轻,与观众的需求还有巨大差距,而中外合作拍片的过程,恰好给中国电影人提供了从外国同行身上学习和借鉴的最好平台。叶宁说:“第一是从阿米尔•汗所代表的印度电影身上学会怎么说好一个生活中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许很简单,但是它会有激动人心的一面。第二,要学习成熟的类型表达和工业技法,要形成我们自己的风格和语言,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制片人、年轻的导演(来说)太重要了。像MPAA(美国电影协会)一直致力于促进许多年轻的中国导演(到美国)交流和学习,也许只有一周就大获裨益,原来从故事到实践过程中是一步步这么去做的,这是非常严谨的一个过程。”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持续到23日。今年共有15部中外影片从数百部参评影片中脱颖而出,角逐北京国际电影节所设的“天坛奖”十大奖项。入围作品包括法国影片《约翰之子》、芬兰影片《一步之遥》、加拿大影片《灰暗之光》等境外影片,以及两部中国影片《不成问题的问题》和《湄公河行动》。此外,丹麦国宝级导演比利·奥古斯特将担任评委会主席。本届“天坛奖”得奖结果将会在23日举行的第七届北影节闭幕式上揭晓。
陈凯歌
印度制片人、演员阿米尔·汗
华谊兄弟传媒副总裁叶宁和印度制片人、演员阿米尔·汗(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