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维护好“压舱石”“稳定器” 构建中美利益共同体

国际在线2018-04-12 11:17:39

  人类相互间的贸易往来历经几千年而不绝,到了近代更是随着现代化而蓬勃发展,肇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济全球化概念出现以后,人类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相互融合,命运相互交织。人类的经济史表明,由分工合作带来的贸易交流互惠互利,而不是零和博弈。不可否认的是,从古至今,争议、摩擦始终伴随着贸易的发展,妥善管控和处置分歧是双方深化合作、共同做大蛋糕的关键点。当今世界,中美关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而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当“压舱石”和“稳定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管控分歧、处置争议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美方对华发起贸易战对任何一方都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并将对处于复苏阶段的世界经济产生溢出效应。因此,对于中美双方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面对面坐下来,坦率、理智地分析一下贸易失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取得成效。情绪化的对峙、指责于事无补,只会让本已如惊弓之鸟般的金融市场更加惊魂难定。

  总体来说,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回顾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同时,制造业蓬勃发展。初期,中国利用自身的劳动力密集优势在世界贸易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随着产业逐渐升级,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成为东亚地区对美出口产品加工环节中的最后一节链条,一个现象就可以说明问题,中方对美保持顺差的同时,对东亚其他国家也维持几乎同样的逆差。以华为手机为例,其屏幕来自于韩国,摄像头来自于日本,操作系统来自于美国谷歌,芯片、电池等元件来自美国、韩国、台湾、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与地区,这种现象同样适用于美国的苹果手机。简言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供应链是全球性的,几乎每一件工业制成品都会包含着多个国家、地区的产品。所以说,将贸易失衡简单归结为中国是有失公允的。

  以中方进口美方产品为例,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美国对中国出口增长了500%,远远高于同期对全球出口90%的增幅,美国出口的62%大豆、14%棉花、17%汽车、15%集成电路,以及波音飞机全球交付数量的约25%都销往中国。令人遗憾的是,在中方产业升级过程当中亟需的高科技产品,美国对华却是长期严格管控,从而单方面加剧了贸易失衡,影响了两国民众的共同福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市场活力、开放程度、营商环境将更具吸引力。在刚刚结束的亚洲博鳌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就中国的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主动扩大进口等方面做出系统阐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也已宣布了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背靠13亿人口以及日渐升级的巨大消费市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和举措将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纵观历史,贸易战从来没有成为过保护本国企业与民众利益的利器。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发动贸易战,对两万多种美国进口商品征收超过60%的关税,到1934年,美国的进口下降了66%,出口下降了61%, GDP衰退了30%,失业率达20%。历史早已证明,融通发展是世界发展潮流。在今天的全球价值链中,美国处于顶端,中国处于中低端,美国拥有高附加值的设计、研发优势,中国拥有低成本的生产、组装优势,这是国际产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两国比较优势的凸显,唯有通过贸易往来才能实现优势互补,最终构成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卜卫军)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