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云南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云南自贸区
云南普洱:创新保护模式 实现人象和谐
2022-08-09 09:07:31来源:云南日报编辑:张科责编:李金秋

  原标题:创新保护模式 实现人象和谐

云南普洱:创新保护模式 实现人象和谐_fororder_e6

野生亚洲象在野外休息

  绿海明珠,生态宝库,普洱是野生亚洲象的适宜栖息地。

  “今年是野生亚洲象生育的高峰期,不少象群都新添了象宝宝。”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野生亚洲象监测员刁发兴说。每次拍到新生萌象他都会分享给村民观看,仅今年他就看到4头新生小象来到普洱这片绿色家园。

  刁发兴做野生亚洲象监测预警工作7年来,见证了越来越多的野象在江城县康平镇、整董镇安家,目前已有50多头野生亚洲象常年在江城县域活动。虽然象群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在刁发兴进入监测队伍的这些年,从未出现过野象伤人事件。

  得益于普洱市在栖息地建设上的持续探索,最多时全市监测到181头亚洲象活动。为实现人象和谐,缓解人象矛盾,普洱市探索构建监测预警系统、完善防象安防体系、建设亚洲象食物源基地等,全力建设人象和谐的绿色家园。

  加强监测预警

  在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湿地管理科办公室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市野生亚洲象群的分布情况,包括象群位置、数量、移动方向等信息。这些数据全部由现场的野象监测员实时上传,汇集到云南普洱野生动物(亚洲象)监测平台,形成监测预警信息。象群活动区域内的村民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知道自己周边野象活动的情况。

  有效避免人象直接冲突,关键要准确掌握象群动态。普洱市建立野象监测员队伍,确保每个象群进入人类活动区域时都能准确预警。64名亚洲象专业监测员对全市亚洲象群进行24小时人工和无人机预警监测,及时反馈给各乡镇、县区,并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向周边群众发出预警信息。

  “我们的预警要精准到很小的范围,具体到哪条沟哪条路,或者是哪家的庄稼地附近,只有这样的信息才对村民有用。”刁发兴说,过去监测全靠肉眼,每天早晨去找野象的脚印、粪便,十分危险,一不小心就和象群遭遇。去年,监测技术装备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江城县10名野象监测人员全部实现人手一台无人机,还配备了5台红外线无人机,热成像技术更加方便了夜间监测。无人机不仅能发现野象,还能对野象附近的村民直接喊话预警,效果很好。

  构建防象设施

  “遇到野象,要跑到离自己最近的房子楼上,蹲下不要出声。”思茅区倚象镇蚌弄小学二年级学生刘凯清楚地记得自己见过3次野象,野象不慌不忙从村里的公路走过自家楼下。

  去年为防止野象再次闯入校园,蚌弄小学建设防象设施,在学校前后大门设置了重达数吨的钢铁防护栅栏。除了正常的围墙外,还建起了近2米高的防象围栏,过去使用栏杆作为围墙的部分,全部加固成了2.5米高的实体砖墙。同时,学校每学期开展防象应急演练,开设野生动物保护相关课程。

  近年来,普洱市在亚洲象主要活动区域强化安防设施建设,不仅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亚洲象护象小学——倚象镇纳吉小学,还在野象活动的村寨、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安全警示牌、防护栏等设施,以保障“象区”群众生活环境的安全。今年共新增太阳能路灯250多座,全市在野象活动区域村寨、道路新增太阳能路灯700多座,增加夜间照明度,有效帮助群众避象、防象。

  除了加快村民房屋提升改造外,普洱市还试点在野象活动区域村寨外围建设防象围栏。目前康平镇投入使用的防象围栏达9.5公里,其中曼老街村刘家小组建有4.5公里,曼克老村哈里小组建有5公里。围栏进行合理区隔,减少野象进村扰民。思茅区六顺镇野象活动区域试点布置40个红外线监控摄像头,一旦有野象经过便启动实时报警。

  在野象活动频繁的农田区域探索建设避象塔(观象塔),既可用于监测员日常监测,也可作为村民在田间劳作遭遇野象时的躲避场所。目前,普洱市已在江城县康平镇大树脚村和思茅区六顺镇南邦河村建起了2座监测塔。塔身4层,一层外围还设有防护围栏,登上塔顶,视野十分开阔。

  办好大象食堂

  思茅区六顺镇炮掌山村石板河村民小组村民庹文兵说,野生亚洲象群已经连续几年光顾他家的玉米地,去年他家共有5亩玉米地被象群损毁,获得了3600元的保险赔偿。

  普洱市探索建立亚洲象及野生动物肇事保险与理赔制度,包括野生动物肇事造成人身伤亡、经济作物损失补偿等赔付,保障亚洲象栖息地群众利益。刘永强是村里的保险定损员,他说,自己每年定损上百起亚洲象损坏村民房屋、经济作物等肇事赔偿。今年,普洱市专门开发了针对野生亚洲象肇事定损的手机应用程序,可以现场拍摄上传村民损失情况,极大地提高了定损理赔的效率。

  目前,野生亚洲象在普洱市辖区分布区域已涉及7个县(区)31个乡(镇)138个自然村13.49万户47.32万余人口。为最大限度减少人象矛盾,普洱市探索建设“大象食堂”。

  2018年,思茅区率先启动了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在其主要活动通道上结合亚洲象活动时间的长短,选择远离村寨的林地,种植其喜食的玉米、芭蕉、棕叶芦、象草等,目前已经建成面积3000亩。这一举措有效减少亚洲象对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破坏,并给亚洲象补充食物资源。

  今年,普洱市加大了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建设力度,在亚洲象主要活动的区域和通道,在不改变土地权属的前提下,把群众撂荒土地加上主要种植区规划出7000亩的亚洲象食源地,主要种植亚洲象喜好的玉米、芭蕉、甘蔗等作物,以此满足亚洲象的食物需求,让亚洲象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取食,减少其进村入寨的几率,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象和谐。

  “江城县建起了2500亩大象食堂,每年能吸引野象在食物源基地停留超过10个月,减少了大象进村扰民的频次。”江城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杨松介绍,村民种植食物源基地每亩补助200元,主要种植玉米。种植的玉米若被亚洲象取食就由保险公司理赔,若未取食就让村民采收,保障村民粮食收益。(云南日报记者 沈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