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合肥向东看 瑶海正青春
2022-09-30 18:03:4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刘旭东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安徽消息(查宛昕):9月29日,“合肥这十年”之“县区巡礼”活动走进合肥市瑶海区。中共合肥市瑶海区委书记、合肥东部新中心党工委书记陆勤山介绍了瑶海区这十年来的发展。

  产业转型求突破 跨越发展写新篇

  过去十年,瑶海区坚持产业转型,聚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商贸服务业、建筑业、文化创意和大健康五大主导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7%,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3.8%,战新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国网谷、合肥物联网科技产业园、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安徽尚荣大健康产业园“一谷三基地”品牌打响,入驻企业超500家,2022年可实现产值倍增,物联网科技产业园成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首个挂牌成立的产业合作示范园。

合肥向东看 瑶海正青春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930172038

航拍由老工厂改造成的瑶海区长江180艺术街区夜景 摄影 解琛

  在老工业区转型跨越发展方面,瑶海区已获批全国首批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88家低效工业企业实现“关停并转”,腾退面积6.3平方公里,为新兴产业布局提供了宝贵空间,同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获国家发改委、安徽省政府通报表彰;传承历史记忆,完成工业遗址公园一期工程,合肥钢铁厂已成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

  同时,瑶海区全力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重点推进白马服装城改造和中国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建设,承办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获得“中国服装商贸名城”“中国纺织服装流通大奖”等荣誉称号。瑶海区积极培育电商新业态,打造电商集聚区,成立安徽首家短视频直播基地——“安徽短视频直播基地”。

  城市生活焕发新魅力 改善民生硕果累累

  过去十年,瑶海区坚持提高城市生活品质,保障民生,完成征迁1300万平方米,安置步伐不断加快,建成复建点58个、775万平方米,安置6.1万套,打造“老城区更新改造示范区”,引入市场化服务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拆除违建2.7万处、228万平方米,依托“数字城管”平台,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数字化水平。

  为了完善城市建设,保障群众出行,瑶海区已累计投入23.7亿元,改造小区共233个,惠及群众约23.8万人。同时,瑶海区长江东路迎来改造提升,瑶海中轴线焕然一新,“一环两横两纵”快速路网加速形成,并建成支路网92条,总计72.85公里,每平方公里道路密度提升至6.7km/km²;成功打造15分钟交通圈,快速直达省级政务中心、市级政务中心,成为合肥交通最为通达的区域,全面激发发展动力;轨道交通1、2、3、4号线建成通车,拥有近40个地铁站点,成为安徽省轨道交通最密集城区。

合肥向东看 瑶海正青春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930172042

瑶海区东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医生在智能健康体检一体机上为老人进行身体健康检测 供图 合肥市瑶海区委宣传部

  同时,瑶海区积极推进“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居民就业,建成合肥市首个退役军人线上就业平台;投入1500万元,建成7家街道级“智慧+康养”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形成居家养老、医养康护、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多元化养老体系;投入1500万元,建成7家街道级“智慧+康养”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城市更新惠及民生  绘就绿色美好家园

  陆勤山介绍,瑶海区十年间完成征迁1300万平方米,安置步伐不断加快,建成复建点58个、775万平方米,安置6.1万套,2021年实现项目征迁、复建点建设、居民安置、老旧小区改造、拆除违建面积“五个超百万”。同时累计投资超17亿元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5处市级考核断面,从2016年至2021年,达标率从0%至100%。

合肥向东看 瑶海正青春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930172032

航拍工人在合肥市瑶海区和平家园老旧小区整治现场施工 供图 合肥市瑶海区委宣传部

  同时,瑶海区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实施园林绿化建设项目60余个,新增、提升绿化面积200多万平方米,绿地面积增至1076万平方米,绿地率达20.76%,青年创意田园、瑶海湾湿地公园成为合肥“网红打卡地”。

  瑶海区率先在合肥市设置工地“降尘助理”智能自动喷淋系统,建立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平台,PM2.5、PM10平均浓度相比2017年分别下降41%、16%,空气质量显著提升,蓝天白云成为瑶海常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