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定西渭源:加快构建县级水网新格局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8-20 17:37:1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作为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生态为底色,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水网新格局,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定西渭源:加快构建县级水网新格局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渭源1

群山之间的渭水

  在发展全局中起笔  水网建设踏浪前行

  渭源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尤其是北部干旱山区生活条件恶劣、十年九旱。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带来的供需矛盾也逐渐显现。艰苦的自然条件,让渭源主动迈出了水资源高效配置的探索脚步,将治水兴水置于全县高质量发展全局中系统谋划。项目为王,强基固本。渭源紧盯水网建设,依托省市水网规划,全力谋划布局,全面完成了渭源县水网建设规划编制,确定了“一主两域四河、调蓄延伸增效”建设思路,共计谋划储备项目65个,总投资180亿元,确保全县水利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这是渭源加快水网建设的重要布局。

定西渭源:加快构建县级水网新格局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渭源2

清粼粼的河水穿城而过

  近年来,渭源县先后投资2.6亿元,先后实施北部、东南部农村供水水源置换工程等引洮配套工程3项,35万渭河儿女全部喝上了干净甘甜的洮河水,4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全部实现双水源供水。2024年以来,渭源县投资1.79亿元实施黄河流域渭源县水生态综合治理及生态廊道建设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和渭河沿线生态修复项目,8.4公里生态廊道和渭河玻璃悬索桥全面建成运行,生态廊道已然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据了解,近两年来,渭源县累计实施各类项目40余项,总投资达5.44亿元,引洮供水实现全覆盖,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稳步提升,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日见成效,数字赋能水利加速推进……一张覆盖全县、着力解决全域性水资源调配的渭源现代水网呼之欲出。   

定西渭源:加快构建县级水网新格局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渭源3

高效节水灌溉

  在民生福祉处落笔  兴水惠民展卷呈现

  向水而生、因水而兴。渭源县坚持把群众“用好水、好用水”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024年以来,投资1.8亿元实施老旧管网改造、人饮管网“互联网+”信息化改造提升、水厂提升改造工程等安全饮水项目4项,累计改造供水管网272公里,新建调蓄水池8座,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证率稳定在95%以上,群众用水变得更加舒心。

  据了解,渭源县已形成了以县城区供水、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西南部农村供水工程、东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东峪沟农村供水工程5处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其他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为辅的供水保障体系,累计完成自来水入户7.7万户,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6.8%。

  水来百业兴。发展产业,水是关键,渭源加快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投资1.12亿元,先后实施了石门灌区、路园灌区等高效节水灌溉项目4项,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如今,在源头大地广袤的田野上,滴灌、喷灌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让每一株庄稼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滋养。

  河湖安澜,需要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需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协同发力。近年来,渭源县累计修建堤防219公里,治理河长163公里,提升改造自动雨量站49处,无线预警广播217个,建立了覆盖16个乡镇217个村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坚决筑牢防汛防洪生命线。

定西渭源:加快构建县级水网新格局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渭源4

自来水通到了家里头

  在生态保护中运笔  发展动能蓬勃汇聚

  以水为脉,水清岸绿,有力地支撑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如今,从渭河源头顺流而下,渭河源4A级景区、鹿鸣谷、路园镇高原夏菜产业、清源镇花卉产业基地……处处呈现出一派以水兴产、以水惠民的景象。

  据了解,近年来,渭源县加快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累计建成沿河观光旅游长廊23公里、文化展示节点5个、生态公园4处,综合绿地面积约为4.6万平方米。2023年,渭河渭源段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成为定西市唯一一条入选省级美丽幸福河湖的河流。

  渭源县将水利发展的落脚点,落实到将青山绿水转化为无价之宝,做大水美经济,以水为撬动产业发展。

  渭源县大力发展“川河经济”,支持沿岸群众大力发展高原夏菜、现代农业、花卉产业、乡村旅游等,渭河沿岸累计建成产业基地11处,全面形成“连乡成片”“跨乡成带”“集群成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定西渭源:加快构建县级水网新格局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渭源5

灞陵桥蜿蜒于渭河之上

定西渭源:加快构建县级水网新格局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渭源6

渭河沿岸的生态廊道

  夜晚渭河沿岸的生态廊道,两岸风景交融,展现出一张韵味独特的“渭源名片”。如今,聚力水网建设的渭源,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盎然“水利画卷”已经从“纸上蓝图”走进现实。(文/图 刘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