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定西市通渭陇山:产业铺就致富路 新风绘就幸福图
2025-08-21 16:53:1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走进甘肃省通渭县陇山镇,千亩黄芪田连成片,枝头甜椒映红田垄,“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土地生金,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转身入村,硬化巷道干净整洁,孝善文化墙暖意融融,移风易俗新风尚浸润人心,一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和美画卷正徐徐铺展。

通渭陇山:产业铺就致富路 新风绘就幸福图_fororder_图片6

陇山镇航拍新貌

  2025年以来,通渭县陇山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锚定全县“6543”发展思路,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力、产业富民强根基、项目建设优环境、移风易俗树新风,全方位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村里要修排水沟,党员先上!”在任马墩村的建设工地上,村支书的喊话掷地有声。作为省级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这里的蜕变离不开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村党支部挨家挨户动员,党员带头拆违、筹资,村民自发投工投劳,乡贤捐来建材,计划对8个社的3万多平方米巷道进行全面硬化,并安装路灯360多盏,彻底解决群众的行路难问题。

  在陇山镇,这样的场景处处可见。全镇以“抓党建促振兴”为主线,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产业发展的“领航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民生实事的“勤务员”。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模式,15个黄芪千亩片带、1处3000亩高原夏菜基地落地生根;党员带头结对帮扶,解决农户种植技术、销路难题,让党组织的力量渗透到乡村振兴的每一个角落。

  产业为基:激活富民强村“新引擎”

  “咱这海拔高、温差大,种出来的黄芪品相好,药厂都抢着要!”在高山村的加工车间里,村民们正忙着分拣黄芪切片。2025年,陇山镇依托独特地理气候,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种植黄芪2万多亩,改造6处加工车间,让鲜黄芪变成切片、茶饮,附加值翻了几番。

通渭陇山:产业铺就致富路 新风绘就幸福图_fororder_图片5

陇山镇梯田航拍全景

  不止药材,高原夏菜同样撑起富民伞。古湾、高山村的3000亩基地里,甜椒、贝贝南瓜和紫皮大蒜错峰上市,亩产收益超4000元,带动200多户农户增收。此外,康家屲水库旁的民宿改造正酣,五嘬菜、蜂蜜等土特产通过直播带货走向全国,“种植+加工+文旅+电商”的产业矩阵,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项目提质:擦亮乡村宜居“新底色”

  “以前雨天出门踩泥坑,现在巷道平了、路灯亮了,晚上跳广场舞都有劲儿!”任马墩村村民王桂兰的话道出了变化。2025年,陇山镇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突破口”,除了任马墩村的示范项目,还硬化道路7.8公里、新建便民桥5座,黄窑村的排水沟渠、陈贾村的避险安置点等工程稳步推进。

  建设中,陇山镇更注重“内外兼修”:巷道旁栽上行道树,墙壁绘上农耕画,闲置旧校舍变身文化广场,既让村庄“面子”整洁,更让文化“里子”厚实,宜居指数节节攀升。

  新风拂面:涵养乡村文明“精气神”

  “南森刚嫁女儿没要彩礼,小两口开起农资店,日子过得比蜜甜!”古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村支书南战田的“幸福课”总能引来村民围坐。近年来,陇山镇把移风易俗写入村规民约,通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日”“孝善日”等活动,让“零彩礼”“厚养薄葬”成新风尚。

通渭陇山:产业铺就致富路 新风绘就幸福图_fororder_图片4

“新风”宣讲会

  如今的通渭陇山,红白喜事简办了,邻里矛盾减少了,村民茶余饭后跳广场舞、学技术,文明乡风浸润乡土,为和美乡村注入了温暖人心的“精气神”。

  从田间丰收的喜悦到村庄蜕变的欣喜,从口袋渐鼓的踏实到乡风日新的舒心,甘肃省通渭县陇山镇正以产业为笔、新风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续写着宜居宜业的新篇章。陇山镇党委书记杨格斌表示,陇山镇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优化人居环境、厚植文明根基,让和美乡村的图景更绚丽、百姓的日子更红火。(文/图 刘枫 樊增斌 )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