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第一届徐邦栋讲座暨第二届交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技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2025-09-16 18:22:3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9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主办,中铁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一届徐邦栋讲座暨第二届交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技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会议汇聚国内防灾减灾领域知名院士、资深专家、行业领军人才与工程技术骨干等260余人,聚焦交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议题,弘扬被誉为“中国滑坡学之父”徐邦栋的学术思想。

“第一届徐邦栋讲座暨第二届交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技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_fororder_111

大会现场

  原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郑静在大会上介绍了中国滑坡学开创者徐邦栋的地质基础与现场先行、构造调查与力学配套、学科融合与专业渗透、系统思维与动态分析、滑坡分析与防治理论、高堑坡稳定控制理论六大学术思想和滑坡分析防治的技术成就以及重大工程贡献。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张华研究员介绍了在徐邦栋指导下新一代滑坡防治工作者解决的北京戒台寺、福建箭丰尾、三峡滩坪、青海湟水河等巨型滑坡灾害的防治难题及取得的系列创新成果。

  中国科学院陈祖煜院士对徐邦栋学术思想和工程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作了“滑坡防治的抗滑桩工程”报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郑国光会长作了“科技赋能灾害风险防范” 报告,日本工程院院士陈光齐教授作了“深度学习与智能防灾减灾”报告;王兰民、王家鼎、卢应发、马惠民、廖小平、王安福等40余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报告涵盖理论前沿与工程实践,从机理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实践、平台建设等多个维度体现了滑坡防治多学科交叉渗透、多专业深度融合的特色与愿景,搭建了技术交流与经验互鉴的高层次学术平台,必将推动地质灾害防治与岩土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共同考察了中国中铁科技研发中心西部环境岩土及场地修复技术工程实验室、工程检测科技创新平台和智科产品中试车间,并就提升科研能力、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加强跨领域技术融合与创新、拓展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第一届徐邦栋讲座暨第二届交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技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_fororder_112

专家学者考察中国中铁科技研发中心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监事长杨晓杰对徐邦栋学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倡议广大滑坡科技工作者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在滑坡防治的险峻战线上攻坚克难,为我国交通建设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文/图 魏婷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