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张学诚
“这些蘑菇好大呀,像伞一样!”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外国网红博主陈娜晗指着蘑菇感叹,脸上洋溢着惊喜。在甘肃天祝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高原食用菌基地的大棚内,来自国外的网红博主们化身“采菌人”,亲身感受着“雪域高原第一鲜”的独特魅力。他们穿梭在整齐排列的菌架间,认真观察着菌棒上冒出的嫩菇,用镜头记录下这高原生态农业的生动场景。
马达加斯加网红博主陈娜晗展示采摘的菌菇 摄影 王娟
“你看这么漂亮的蘑菇,我采了好多,今天晚上想尝一下,特别期待。”来自俄罗斯的网红博主安娜拿着刚刚采摘的蘑菇兴高采烈地跟大家分享。这场生动的“采菌”体验,是“丝路IP 机遇中国”网络国际传播活动的重要一站。外国网红博主们深入天祝县,探索当地如何依托独特资源禀赋,将小小的食用菌培育成富民强县的“黄金产业”。
俄罗斯网红博主卡佳(左一)、泰国网红博主小猫(中)、罗马尼亚网红博主安娜采摘菌菇 摄影 王雄
走进天祝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高原食用菌基地,一座座现代化食用菌大棚在高原阳光下熠熠生辉。据天祝县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天祝县凭借其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交汇处,海拔高(平均2800米)、年均温低(仅0.3℃)的冷凉气候优势,成为中低温型食用菌生长的“天然温室”。
天祝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高原食用菌基地 摄影 张学诚
目前,基地已建成食用菌大棚6784座,年袋栽规模达1亿袋、畦栽30万平方米,形成了香菇、平菇、羊肚菌、赤松茸等9个规模化栽培品种。得天独厚的“错峰头”优势——每年4至10月南方产区产量下降时,天祝菌菇却大量上市,填补了市场空白,使其极具市场竞争力。
菌棒上的香菇 摄影 曹宏玉
基地创新推行“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多元经营模式,通过“农户自营”“企业经营”“集体联营”三种方式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显著提升产业效益。在品牌建设上,依托“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称号及“三品一标”认证,打造“天祝原生”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吟雪鲜”等特色产品入选“甘味”目录。产业链持续向精深加工延伸,企业开发香菇酱、冻干食品乃至金耳面膜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带动菌棒生产、物流运输、餐饮旅游等上下游协同发展,并通过文化节、剪菇腿大赛等活动促进农旅融合。基地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务工者年收入超3万元,形成“小菌菇”带动“大产业”的振兴新格局。
外国网红博主们的“采菌”体验,不仅是一次新奇的文化互动,更是“丝路IP 机遇中国”主题下,向世界展示中国西部乡村振兴鲜活实践的生动窗口。天祝县依托高原冷凉资源,以政策为翼、以创新为钥,将一朵朵小小的菌菇,培育成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三产融合的“致富伞”,为丝路沿线地区挖掘特色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天祝样本”。这片雪域高原上的“第一鲜”,正以其蓬勃的生命力,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文 曹宏玉 魏婷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