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陇南宕昌:“智慧+服务”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
2025-10-10 16:26:4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2025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陇南市宕昌县以壮美的山水风光为底,以精细的服务保障为笔,交出了一份文旅融合的亮眼答卷——10月1日至8日,全县共接待人数68.91万人次,同比增长42.5%,综合旅游收入38934.15万元,同比增长43.8%。

陇南宕昌:“智慧+服务”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_fororder_1f63677a7d4445eaba8efa425de68271

陇南官鹅沟美景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文旅+康养”“智慧+温情”“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更折射出宕昌县打造甘肃文旅名片的实践经验。

  文旅+康养:把“本地优势”做成“服务亮点”

  “爬3小时山路,泡个当归药浴、喝杯黄芪茶,比啥都舒服!”四川游客赵女士在官鹅沟娥嫚驿站的感叹,道出了宕昌“文旅+康养”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宕昌县依托“千年药乡、红色圣地”禀赋与绿色生态优势,构建起了“1个健康养生服务中心+1家康养医院+5家康养民宿+20个康养驿站”的全域服务体系。“双节”期间,20个康养驿站接待超8000人次,2200余名游客体验中医理疗。

  宕昌县健康养生服务中心主任张永发说:“我们不只是卖风景,更是把本地资源变成游客能‘触摸’到的体验,这才是留客的关键。”

  智慧+温情:以“精细保障”守住“游玩舒心”

  “您看大数据屏,鹅嫚沟现在客流少,我给您规划条不绕路的路线。”在宕昌西高速路口,几名志愿者对着手机上的实时客流热力图,为老年游客规划行程——这是宕昌“智慧+温情”保障的日常切片。

  为应对客流高峰,宕昌县提前制定运营与应急预案,以景区指挥中心的大数据平台为核心,实时调度车辆接驳、更新景点客流;同步联动公安、文旅、交通、卫健、乡镇等部门,推行“空地一体、数智联动”安保模式,还开放主城区公共机构停车场,解决“停车难”等节假日难题。

陇南宕昌:“智慧+服务”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_fororder_d124ed1657d6b8eea8b9832a3fd516d4

宕昌县联合多部门推行“空地一体、数智联动”安保模式

  在官鹅沟游客中心,印着景区logo的定制月饼免费发放,身着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与游客合影,圆月剪纸与远处雪山同框——科技的精准与人文的温度,让游客“玩得顺畅,更玩得暖心”。

陇南宕昌:“智慧+服务”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_fororder_790f654d1105596a399900e7425d636c

身着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为游客发放月饼

  志愿+服务:让“红马甲”成为“流动风景”

  “双节”里的宕昌,最亮眼的莫过于穿梭在景区、交通枢纽的“志愿红”。

  539名志愿者坚守9个服务点,8天累计服务超8.3万人次:在雷古山观景台,他们递上导览图,提醒游客“10点有官珠娥嫚实景演出”;在高速路口,他们帮老年游客操作线上预约;在哈达铺火车站,他们叮嘱游客“山里晚上凉,记得添衣”。

  “虽没和家人过节,但游客的一句‘谢谢’就值!”连续5天在岗的志愿者小李的话,道出了这群“服务者”的初心。社会力量的主动参与,不仅缓解了景区服务压力,更让“奉献精神”成为宕昌文旅的“软实力”。

  品质+体验:产业提档升级激活文旅消费

  近年来,宕昌县依托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的品质和接待能力,先后实施景区道路改造、沟道治理、人车分离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9D玻璃桥、球幕影院、雷古山客运索道、野奢度假酒店等一批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官鹅沟大景区的发展,带动了景区9个行政村的乡村振兴,让当地村民共享绿色发展成果。目前,全县建成农家乐96家、农家客栈137家,发展民宿床位8000多张,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人数达到4000余人。

  如今的官鹅沟大景区,已形成“春赏杜鹃、夏避酷暑、秋观红叶、冬戏冰雪”的四季旅游格局。

陇南宕昌:“智慧+服务”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_fororder_b224e34c28e531d191978a5a0f1f65e7

官鹅沟红叶与云海美景

  这个“双节”,宕昌县的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好的文旅体验,既要“有山水可看”,更要“有温度可感”。从本地资源转化为服务优势,到以科技赋能精细保障,再到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服务,宕昌县用“真心”换“口碑”,不仅让游客记住了官鹅沟的红叶与云海,更让“宕昌服务”成为甘肃文旅名片上最鲜明的底色。(文/图 刘国庆 张吉平 董红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