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天水市清水县的牛头河,碧波荡漾,芦苇轻摇。一群群野生水鸟或在水面嬉戏觅食,或振翅掠过粼粼波光,与岸边的葱郁绿树、蜿蜒步道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灵动鲜活的生态画卷。如今,鸳鸯、白鹭、苍鹭、绿头鸭等越来越多的野生水鸟在此驻足栖息、繁衍生息,成为清水县生态建设成效最直观、最鲜活的“生态见证者”。

鸳鸯
鸳鸯白鹭既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其出现标志着该区域已具备优良的水域生态基底。作为中国“三有”保护动物,它们的生存状况更如同生态“晴雨表”,映照出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变迁与持续向好。

白鹭
牛头河,是清水人民心中的“母亲河”,在境内蜿蜒流淌79.55公里。曾经,这条承载着乡愁记忆的河流。近年来,清水县坚定不移践行生态文明,以河长制为核心抓手,精准打出生态治理“组合拳”,先后实施牛头河南道河口至红堡大桥段、天水农校农场至南峡段等多项重点治理工程,新修堤防超34公里,治理河长近40公里,其中生态堤防达3.5公里,为河道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依托花舞北山生态修复工程,在牛头河北侧精心打造2725亩生态核心区,构建起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并重的立体防护网络,为野生水鸟营造了食物充足、环境安全的优质栖息地。
针对野生鸟类保护的痛点难点,清水县健全完善协同联动机制,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非法捕猎、交易野生鸟类等违法行为,并结合“世界水日”“爱鸟周”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让爱鸟护鸟、守护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
“现在水清岸绿,每天都能看到水鸟,晨练时心情特别舒畅。”正在步道散步的市民刘先生的感慨,道出了群众的共同感受。
如今的清水县,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牛头河畔每天都能见到水鸟翩跹的灵动景象,成为河道上空最动人的风景线。这里不仅是市民散步、晨练、休闲的优选之地,跻身“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行列。水鸟翔集的生机图景,正是清水县生态建设从“系统治理”到“全域增美”的生动缩影,也是清水县巩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的真实写照,更彰显着这座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坚定步伐与丰硕成果。(文/图 赵凯娜 张宗礼)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