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庆阳市持续推动劳动仲裁工作提质增效
2025-11-13 14:18:5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尹红燕

  近年来,庆阳各级劳动仲裁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实际、强基固本、寻根传统、改革创新,全力打造“豳风”仲裁服务品牌。三年来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600余件,结案率100%,平均调解成功率83%以上,有效助力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及营商环境优化。

  聚焦标准 提升仲裁专业基

  聚焦劳动仲裁“四化”建设,提升仲裁专业水平。

  标准化建设打造透明仲裁。建成标准仲裁庭9个,统一公示案件流程(受理、立案、调解、庭审、裁决、送达)与服务规范(对象、职责、依据、程序、时限),提供标准化文书模板,实现硬件标准化、服务流程化,仲裁服务“零距离感知”。

  规范化建设筑牢公信根基。压缩案件受理时限至3个工作日,建立立案审查、庭审评查、文书核查“三查”机制严控质量。配套出台《庆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管理规定》等13项规章,全流程规范管理。推行庭审公开,确保“零差别对待”,提升社会公信力。

  专业化建设淬炼办案能力。编发《案例汇编》《法律法规汇编》,组织多层次法律培训提升法律适用能力。实施新老仲裁员“结对培养”,开展模拟庭审、文书互评、专题研讨强化实战技能。联合法院建立裁审衔接日常化机制,保障案件“零延迟响应”。

  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矩阵。全面应用新版仲裁办案系统,实现案件全流程线上管理;依托“全国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高效调处基层争议,专人月排查、季调度确保案件动态清零。主动融入“为民服务直通车”,推广线上庭审、视频调解等“非接触式办案”,打通仲裁与当事人“零障碍沟通”渠道。

  守正创新 筑牢仲裁效能根基

  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推手拓展案件审理外延,构建了以仲裁委为中心的“辐辏”式争议处置工作机制。

  夯基础,强化争议溯源治理。设立农民工工资速裁庭9个、新就业形态调解中心9个、调解组织363家,形成全域覆盖的争议处置网络。联合工会开展企业普法110余场次,用工体检4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处理农民工工资争议407件,稳妥调解新业态案件25起,庆阳市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被人社部、司法部、全国总工会等五部门授予“工作突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称号。

  建机制,贯通监察仲裁协同处置。2023年在甘肃省率先出台《关于完善“监察+仲裁+司法”劳资纠纷预警服务联动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事实互认和法律援助衔接,整合监察、仲裁、司法、工会等部门职能,推动劳动争议“一站式”化解。近年来联合化解劳动争议400余件,有效维护了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破壁垒,深化仲裁多元共治。推行“仲裁+”协作模式,133家仲裁机构入驻综治中心联合办案,案件调解成功率超92%。突出复杂案件攻坚,联动工信、法院等多部门化解涉新型事业单位重组、高层次人才劳权纠纷等集体争议90余起。

  服务为先 绘就和谐仲裁画卷

  坚持服务为先,于润物无声中提升劳动者满意度。

  用力提升咨询服务质量。聚焦劳资高频政策精准推送,实行首问负责制与仲裁员全程跟踪答疑。通过人社网站、“12333”人社热线平台动态解惑,确保服务不打烊;依托零工市场、劳务输转等渠道推动政策下沉,打通咨询服务“最后一公里”。

  用心做好回访反馈工作。将劳动者满意度列为仲裁核心指标,建立案件回访制及仲裁员包案台账。跟踪裁决执行、社保缴纳等后续情况,动态化解矛盾,以作风提升促服务增效,当事人满意度达98%以上。

  用情降低当事双方诉累。兼顾劳动仲裁法律力度与人文温度,联动司法部门为困难群体提供法援,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处置;协助低学历劳动者撰写申请、全流程指导;推行仲裁文书电子、专递集约送达,减轻双方经济负担。(文 刘志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