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天水秦安:“小数据”托起“大民生” 秦安“服务型”统计惠企利民
2025-11-21 17:39:2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以前报统计数据得好几个系统换来换去特别麻烦,现在登录统计云联网直报系统,就能完成上报,遇到问题还能随时向县统计局的老师们请教,太方便了。”甘肃中龙生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统计人员熟练地操作着电脑,屏幕上统计云联网直报系统的界面清晰明了,当月的产值数据正实时传输。

统计人员统计数据

  这一幕是“十四五”期间天水市秦安县统计工作数字化转型的生动缩影。五年来,秦安县统计局紧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数据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使命,在工业企业统计、林果产业监测、基层基础建设等领域深耕细作,用一串串精准数据勾勒发展脉络,以一次次高效服务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企业上报更便捷 数据质量有保障

  2024年8月,秦安县统计工作迎来重要转折点,企业一套表等统计调查制度正式从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切换至统计云联网直报系统。这一变革不仅是技术平台的升级,更是统计服务理念的革新,标志着秦安县统计局统计调查工作与全国同步迈入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阶段,为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系统刚切换时我们都很忐忑,担心操作不熟练影响数据上报。没想到统计局提前就组织了专题培训,从账户注册、指标填报到数据审核,每一个环节都讲得明明白白。”甘肃科宇智能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会计崔昊回忆道:“培训结束后,统计局还组建了线上工作群,安排专人在线答疑。”

  为确保系统平稳过渡,统计局提前谋划、精准施策。一方面联合企业完成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签订专项技术保障协议,构建起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建立“分层分类+精准滴灌”培训机制,针对有关统计人员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

  在账户管理方面,统计局实行全周期闭环管理模式,为全局各专业开通实名账户34个,乡镇账户17个,村级账户428个,明确每个账户的使用权限和责任主体。“我们只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坚决不干预企业数据填报,确保每一个数据都来自企业真实经营情况。”秦安县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强调,系统自带的数据校验功能可以自动识别异常数值,配合统计人员的人工核查,有效杜绝了数据虚报、错报情况。

  数据显示,统计云联网直报系统上线以来,秦安县企业统计数据上报及时率显著提升,数据差错率也同步下降,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筑牢了数据质量防线。随着秦风农机、中龙生态等重点招商企业相继落地投产,秦安县统计局还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指导企业规范建立统计台账,确保新企业及时入规纳统,真实反映县域工业发展成效。

  秦安县作为传统林果大县,苹果、花椒、蜜桃、白脆瓜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钱袋子”。近年来,兴起的白脆瓜产业更成为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十四五”期间,秦安县统计局将统计监测网络延伸至田间地头,用精准数据为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针对林果产业季节性强的特点,统计局创新开展“时点调查+跟踪监测”模式。在苹果、蜜桃采摘旺季,组织统计人员深入种植基地、交易市场进行现场调查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对于白脆瓜这种新兴产业,更是从种植面积、产量、销售渠道等方面建立全链条统计体系,为产业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显示,2021至2024年,全县累计改造低效果园超1.5万亩,推广“苹果+桃”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白脆瓜、花椒、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2024年全县农特产品出口首次突破3亿元,产业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统计人员的辛勤付出。“现在在统计云联网直报系统就能完成上报,数据准确又高效,节省了我们很多时间。”兴国镇统计员赵婷的工作变化,见证了秦安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夯实。

  精准的数据,最终转化为民生福祉。统计数据资料显示,“十四五”期间,秦安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跨越式增长,2023年历史性突破百亿元,成功跻身全省百亿强县序列。 至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3.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212元增加到12691元,年均增长8.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38元增加到36779元,年均增长5.5%。这些数据背后,是越来越多家庭的生活改善。

  摸清家底明方向 统计监督筑根基

  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秦安县统计局先后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等重大任务,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数据摸清家底。

  “人口普查时,我们要挨家挨户上门登记,遇到不在家的住户,就得利用早晚和周末时间反复走访。”秦安县统计局党组书记杨昌增介绍,“为了确保普查数据准确,他们对普查员进行了严格培训,重点讲解普查指标含义和登记技巧,比如遇到老年人记不清出生日期的情况,我们会通过户口本、社保卡等证件进行认真核实。”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秦安县常住人口41.64万人,为全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供了精准依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则摸清了县域经济“家底”,全县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达4627个,个体经营户20002个,经济总量较2023年常规统计增加5.5亿元。

  这些数据就像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为县委、县政府宏观决策和规划制定提供了宝贵依据,使统计监督的“探头”和“度量衡”作用进一步得到充分发挥。

人口普查

  统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统计队伍。“十四五”期间,统计局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统计铁军。

  近三年来,统计局通过招考和人才引进,补充统计学专业人员4名,目前全局已有2名同志取得中级统计师证,有3名同志取得国家统计局颁发的统计执法证。

  过硬的队伍带来了优异的成绩。2021年,统计局在市政府统计工作综合考核中荣获全市第2名;自2021年起,统计信息在省级网站采用率连续四年稳居全市榜首;2023年,在全县经济口综合考核中荣获三等奖。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全局干部职工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生动体现。

  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从农家账本到统计报表,秦安县统计局用精准的数据、务实的服务,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下一步,统计局将牢牢把握统计工作的核心要义,把数据质量作为生命线,紧盯县域经济运行中的短板弱项精准发力,持续筑牢基层统计根基,全力打造“服务型统计”,进一步提升经济走势预警预判能力,主动靠前服务,为秦安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坚实依据,切实把统计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统计智慧和力量。(文/图 张黎明 张顿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