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连载(6)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人民网 2020-12-18 13:24:51 显示图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连载(6)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编者按:今年8月下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提纲挈领,以点带面,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鲜明特色。人民网理论频道节选其中篇章连载,以飨读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一重大政治论断,直截了当而又十分透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和国体政体所决定的,是由国家宪法所确立的,是经过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所检验的,具有无可置疑的历史合理性、实践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主要体现在引领政治方向、统领政治体系、决断重大事项、领导社会治理等方面。

  一、党是政治方向的引领者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列宁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中国共产党给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指明的政治方向就是社会主义,指明的最终奋斗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历经艰难险阻,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纠正一个又一个偏差,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然同各民主党派和政治组织发生联系。在所有这些联系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的力量”,“党依靠政治来领导”,党始终把握方向盘。1954年,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就提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1957年3月,他再次指出,“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同年5月25日,他在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更加鲜明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期间,尽管党经历了这样那样的挫折,包括“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曲折和错误,但始终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坚持自我纠正错误和偏差,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前进方向,最终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14亿人口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团结各方面力量,汇聚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之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准把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方向盘。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今天,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确保在政治方向上不犯颠覆性错误。

  二、党是政治体系的统领者

  国家政治体系是一个大系统,其构成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各方面具体的体制机制,涵盖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各种政治主体。在这个大系统中,中国共产党处于统领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领导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就是善于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支持和保证国家权力机关依照宪法法律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国家治理体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党对党政关系进行怎样的调整,有一条是不变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是处理党政关系的根本前提。与世界上许多大国相比,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独具特色。世界上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绝大部分都实行联邦制,中国14亿人口,以单一制作为国家权力的组织原则,而且还很成功,秘诀就是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国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盘棋”国家治理思路,协调、综合、代表各方面利益,寻找方方面面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协同各方面力量沿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党的领导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它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这一政治制度,既不同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不同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而是植根中国的原创性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个特色,首先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也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同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重大问题上进行民主协商、通力合作,集中力量办大事。

  三、党是重大决策的决断者

  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很重要的是就党和国家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离开决策权,所谓领导就是一句空话。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每一步都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决策及周密部署和有效实施。善于抓问题、想办法、作决策,是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本领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运用科学民主的办法进行决策。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广泛征求广大人民群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党员干部、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经由科学论证和民主集中最终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在决策中,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制定切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党制定政策,坚持实事求是态度,科学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政策决策、方案举措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地方实际,既切合民众需求又切实可行。

  中国共产党既做到科学决策,又注重抓好决策落实。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党,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党治理大国,首先需要一个有权威的党中央,能够从全局角度观察问题,能够“一锤定音”作决策,而且一旦党中央作出决策部署,党的各个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要坚决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也要坚决贯彻落实。

  四、党是社会治理的领导者

  社会治理离不开一定的组织形态。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形态既推进了社会的有序治理,又保证了社会充满活力。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功能为社会治理提供方向。党的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第一功能是政治功能。政治功能体现为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等多个方面,党的政治功能能够为社会治理提供方向、标准、价值观,增强社会治理的内聚力和方向感。其次,中国共产党以党的服务功能推进社会有效运转。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党领导人民群众的根本方法。党通过服务人民群众,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推进社会有效运转。最后,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组织体系确保社会治理和谐有序。党坚持“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工作”的原则,大力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社会转型最为深刻的国家之一,面临世所罕见的国内外矛盾与风险,然而中国社会始终保持了总体稳定,这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卓越的治理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共建共治共享这一社会治理主题,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比如,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等。在党领导社会治理的实践中,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的一条成功经验。

  (注:本文系该书第三章第二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