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正文

郑晓幸:为传统文化找准新表现形式

2016-01-27 15:26:19|来源:四川新闻网|编辑:张斯路

  [川网会客厅]郑晓幸:为传统文化找准新表现形式

  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

  [川网会客厅]郑晓幸:为传统文化找准新表现形式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26日讯(川网集团省两会报道组记者 沈杏怡)“老百姓对于文化的需求是多样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尤其是80后、90后,甚至00后,他们的文化需求和传统需求有所不同。”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谈到,“新时代要求我们,要运用数字平台、互联网等技术,吸引新型文化群体,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文艺品味。”

  “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 “情怀”二字是重点

  在2016年文化扶贫工作中,郑晓幸谈到,将采取“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要帮扶贫困地区文化发展,首先仍要有‘送文化’的形式,不‘送’,何来‘种’?”他认为,“送文化”下乡的文艺工作者,要有人文情怀,不能有完成任务的心态,要真真切切地扎根基层,深入基层百姓心中,探寻百姓真正的文化需求。

  提高文化自觉性 保护传统文化

  在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工作中,提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郑晓幸表示,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目前面临着大挑战。

  “就拿乡村旅游来说,‘同质化’现象严重,好像每个古镇里的东西都一模一样。究其根源有三,其一,对传统文化挖掘不够;其二,传统技艺传承人濒危;其三,传统技艺的生存空间在工业化时代受到了挤压。例如,一副纯手工羌绣价值可能不菲,但如果你去到义乌这些地方,会发现一副同样精美的机器制作的刺绣也许只要几十块钱。”

  面对这样的挑战,郑晓幸指出,传统文脉就是“魂”,一旦消失,就不易恢复,所以需要各地各部门都建立文化自觉性,自己主动承担起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特别是像古村落、古建筑、古街道等,必须要有更严厉的保护措施,要让大家都树立起家园意识、回望意识和坚守意识。”

  提高百姓参与度 让传统文化迸发新活力

  在谈到如何应对当下年轻群体的文化需求逐步转变的问题时,郑晓幸说,现代人尤其是80后、90后和00后,审美文化情绪都在发生改变,所以在文化传承上也需要创新。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郑晓幸认为重点应该在调整文化供给方式,让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供给方式更加时尚化、生活化,更具有亲和力,提高百姓参与度,让文创产品能走进百姓家,解决文化供给中的同质化、低端化和单一化,让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相辅相成,以做到真正提高百姓文化素养和国民素质。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