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阿尔巴尼亚艺术家:友谊的传承缔结艺术的成果

2016-05-12 17:04:50|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杨磊

  原标题:友谊的传承缔结艺术的成果——记阿尔巴尼亚艺术家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合作论坛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卓、刘成鹏、房小玉、姜萧):5月9日至13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合作论坛期间,9位阿尔巴尼亚顶尖艺术家组成的代表团与中国及其他中东欧国家的代表就艺术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几天的论坛中,阿尔巴尼亚青年芭蕾艺术家阿丽莎·卓妮女士被许多中国同行围着打听她的同事、阿尔巴尼亚芭蕾舞院院长伊利尔·格尼的情况。这让这位青年艺术家非常激动,她没想到在远隔千山万水的中国有这么多人认识、熟悉她的前辈。“我们的院长格尼作为当时最小的团员在中国进行了三个月的排练,然后在中国演出了阿尔巴尼亚原创芭蕾舞剧“山姑娘。”这次我们走到哪,都有人问起我们的院长、还有当时参加演出的一些老演员,他们非常愿意和我分享当时的经历,我觉得特别亲切。

  事实上,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在艺术领域的交流在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曾经非常频繁,经典的阿尔巴尼亚电影是一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而阿尔巴尼亚人对许多中国歌曲也念念不忘。这些美好的记忆被许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珍藏着。阿尔巴尼亚著名作曲家恩得利·西纳觉得正是这种友谊的传承为今天中阿两国艺术家在艺术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可能,更提升了两国人民对对方文化理解的层次。“在那个时候,中国和阿尔巴尼亚有着非常好的联系,阿尔巴尼亚人很多都会唱中国的歌曲,而阿尔巴尼亚的音乐和电影也被中国人所熟知。在这个基础上,现在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联系已经有所升级,我们不仅仅是停留在互相“知道”的层面,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一个能相互“理解”对方文化的层面。”

  友谊传承的成果不仅体现在艺术层面,还体现在阿尔巴尼亚艺术家在这次论坛的收获方面。

  阿尔巴尼亚国家歌剧芭蕾舞剧院及民间歌舞团市场部专家南希·杰达妮女士表示她最大的收获是有机会与不同国家的专家交流思想,推介自己的祖国。“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思想的交流。我们通过的不同形式在论坛上介绍自己国家的情况,比如我介绍了我国芭蕾及芭蕾发展的潜力,得到了很多同行的积极回应。我觉得论坛是一个很好的推介我们国家和我们国家艺术的平台。”
阿尔巴尼亚国家民间歌舞乐团艺术总监格尔蒂·德鲁卡认为,此次论坛为参与国提供了寻找艺术产业合作机会的平台。“这是一个在“16+1”框架协议下有益的平台,各国将自己的经验在这里分享。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希望可以寻找到与中国,以及参会的其他国家进一步合作的可能。”

  友谊传承的成果还体现在即将签署的多项中阿双边文化合作协议中。

  阿尔巴尼亚国家剧院院长赫尔文·丘里对论坛评价积极,他还透露不久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将签署相关协议推动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丘里说:“中国是一个富饶的国家,有着绚烂的和非凡的文化。我们在即将迎来中阿两国政府签署协议的重要时刻,参加这个中国-中东欧艺术家合作论坛,并以后与这个国家合作,我们倍感荣幸。”

  阿尔巴尼亚文化部文化创意与文化教育司司长赫莉达·杜罗女士具体介绍了文化协议的相关情况。“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将迎来中国与阿尔巴尼亚两国文化部将签署双边合作协议,这是因为友谊的传承,也因为双方建立的相关机制,比如这次论坛。协议将规定具体的合作计划,参与者、受益者将是艺术家、艺术院所、该领域的专家等等。这些都将有利于我们输出、推介我们阿尔巴尼亚本土文化。”

  据悉,为期5天的中国-中东欧艺术合作论坛由中国文化部与北京市人民政政府共同主办,是2016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的重要活动之一。论坛共邀请了来自中国与阿尔巴尼亚、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黑山、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等16个中东欧国家的著名艺术家、艺术机构代表以及部分中东欧国家驻华使节等近300人出席。这是迄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举办的最大规模的艺术盛会。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