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中国人权纪实:宜昌用生态设计理念打造地标性建筑

2016-09-18 11:21:10|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图片默认标题

磨基山公园

图片默认标题

磨基山公园

图片默认标题

磨基山公园

图片默认标题

至喜长江大桥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雨芊):宜昌有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市地标,那就是位于市中心城区长江以南的磨基山公园,磨基山与周边绵延起伏的山脉是宜昌城市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宜昌市城区最大面积的公众开放空间,当地的百姓亲切地称之“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磨基山公园在设计上保持和优化了磨基山标志性的天际线及自然植被,利用地形和地质特点创造了丰富的使用体验,包括山脚绿道、山脊步道、山谷缆车等交通系统,还配套完善绿化、灯光及雨污水管网系统,是宜昌大城建设、生态先行的示范点。

  而提到生态先行,我们就不得不说说宜昌的至喜长江大桥。至喜长江大桥是确保三峡大坝、葛洲坝枢纽安全运行,促进宜昌新区建设和移民安稳的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它位于中心城区,在施工过程中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是一座典型的“生态桥”。

  因为大桥位于中华鲟核心保护区的范围内,因此为保护濒临灭绝的“水中活化石”,大桥采用了一跨过江的方案,在水中不设桥墩;在钢箱梁与混凝土板之间垫了橡胶,在桥梁的支座处也设置了一些横向纵向的阻力器,在中华鲟繁殖期间,管理方会对车辆限载限速,这些措施都减少了桥梁的震动和噪音,将对周边居民及水中珍稀生物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同时,大桥灯管也都装在桥的内侧,通过折射来让过往车辆看清路面,这样避免灯光直射在江面影响中华鲟的生存。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方在每段箱梁的两侧都预留了凹槽,相邻的凹槽能对接相连,形成一条管道直通引桥,使桥面上的雨污不会直接流入长江,而是通过凹槽流进城市排污管道,再经污水处理后才排放,做到了环保生态。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