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不忘初心的遵义 历久弥新的遵义精神

2016-10-17 13:48:5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范琪妍

  遵义会议在这栋楼里召开(拍摄:台林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台林珍 王姗姗 王全文 李俊 王曦 黄越):今年10月22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1936年10月22日,长征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在两万五千里征途中,“遵义会议”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如今,浸润着“长征精神”的红色之城遵义吸引着四面八方朝圣的人们。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中央红军被国民党装备精良的40万军队一路围追堵截,特别在湘江战役中损失惨重,从出发时的8万余人,锐减至3.5万人。1935年1月,红军队伍来到贵州遵义,党中央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与会人员就党和红军的前途展开激烈争论。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福超表示,遵义会议是在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举行的,要确定红军该走向何处的重大问题。赵福超说:“遵义会议,调整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了中央领导人,取消了李德、博古三人团指挥中央红军的权利,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分工上,周恩来是党内军事问题下最后决定的,毛泽东协助周恩来指挥军队,军事问题基本解决。第三个,遵义会议还解决了红军的战略方向问题。”

  赵福超表示,遵义会议调整了中央军委,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解决了红军军事路线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的独立自主的决策,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年遵义会议召开的二层小楼如今扩建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门口悬挂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匾额,这也是他唯一题写过的会址。纪念馆现在每年迎来300多万参观者,比十年前增长了10倍。记者遇到来自湖南的高娟女士一家。高女士4岁的外孙女穿着小红军的服装、举着一面小五星红旗奔跑着,俨然一个小红军战士。谈到这次来遵义旅行,高女士说:“毛泽东就是我们湖南人。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的转折点,一个大的改变,从这里,毛主席开始掌控全国的战略部署了。我们很怀念他,怀念毛泽东,经常去韶山毛的家乡。这次我们坐飞机过来遵义,全家都来了,大小6个人,作为毛泽东家乡的人,我们感到很自豪。”

  长征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人们熟知的“两万五千里”其实只是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走过的路程,参加长征的还有红二、红四及红二十五军等三支部队,四支部队走过的总里程达六万五千里之多。1936年10月22日,各路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达两年的长征胜利结束。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一段气壮山河的话:“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中国百姓中流传着一种说法,“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长征精神对遵义、对贵州、乃至全中国的影响,80年来历久而弥新。刘勇是遵义人,他说经常到遵义会议纪念馆来,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刘勇说:“我是本地人,带孙子来看。我们经常来,有空就来,带娃娃来看,越看越想看,中国的历史,特别是共产党的历史,看了以后增强自己的信心,自己的工作啊、生活,再苦再累也没有什么。”

  距离遵义市中心40公里的娄山关是黔北第一要塞。遵义会议召开一个月后,红军在娄山关和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凭借智慧和英勇,加上山区的有利地形,红军将士以少胜多,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这场战争的指挥者毛泽东,战后挥笔写下名篇《忆秦娥•娄山关》。大娄山山脚下有一所娄山关红军小学,校园里不时传来孩子们欢快的读书声和嬉闹声。学校里的孩子们大多会讲红军的故事,会背毛泽东诗词。五年级学生袁钰淇说,她很喜欢毛主席的这首关于她家乡的词。“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娄山关小学里有一个红军文物陈列馆,展示着很多来自各界尤其是红军后人捐赠的图书和文物,孩子们能如数家珍地讲出其中的故事。娄山关红军小学校长袁思海说,红色基因融入了老师和学生们的精神血脉中。“一颗红心、永远向上,这是我们的校训。这个学校是红军小学,来参观、学习的人多,我们把传承长征精神、孕育红色理想作为一种育人理念,教育学生勤奋刻苦,磨练自己的意志,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既传承又发展长征精神。新时期的长征精神,用在生活和学习中,就是教育学生要吃苦耐劳,要敢于担当,要团结协作。”

  红军小学的陈列馆有一面心愿墙,贴着孩子们纯真朴实的愿望,“长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时候都要充满信心”、“长征文化在我心里传承,长征精神激励着我,帮助我攻破难关”、“朱德总司令的画像真威武啊,我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人”、“老师给我讲了曾烈士的故事之后,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当一名解放军”、“在梦里,我也是一名小红军”、“我希望祖国能更加强大,永强不弱”。在红军走过的长征路上,像娄山关小学这样的红军小学有200多所,全国了解长征故事的孩子更是不计其数。无须多言什么是长征精神的传承,孩子们的心愿就是明证。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